日前,中國首臺3d打印概念電動汽車在海南三亞發布,土豪金色的車身部分是運用復合材料3d打印而成,重約500公斤,其余為組裝配件。對于這樣的3d打印汽車,業內專家認為完全是炒作行為,3d打印汽車要想上路安全行駛,短期內不可實現。
其實,早在去年9月,世界上就誕生了所謂的首臺3d打印電動汽車,名為strati。據當時的報道,除電動機、電池、電線、座椅、擋風玻璃、懸架、車輪、方向盤、車窗和頭燈來自不同的供應商外,全身上下近50個不能移動、不用清潔和不導電的零部件,全部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制作方當時宣稱該車可達約50公里的最高時速。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副院長魏學哲認為,目前的3d打印汽車,只是有了汽車的樣子,并不就是一輛合格的汽車。汽車制造尤其關注安全性和可靠性,與用于大規模汽車制造的復合鋼板、高強度鋼板相比,3d打印的復合材料完全無法支撐。更重要的是,3d打印汽車根本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
從事3d打印多年的上海光韻達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良坦陳,目前的3d 打印汽車
網絡印刷顛覆性創新改善印企營銷渠道三星Note 7在韓國開售時間推遲3天排版軟件簡便操作—方正飛騰快捷鍵一覽京瓷1320D激光打印機漲知識!這三種局部UV新派技術你知道嗎?關于印刷制作中的標準圖的一些分析數碼印刷提供個性化,將加速店內標簽競爭談自動檢測設備在標簽印刷企業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