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據科技新聞網站cnet報道,美國一位計算機工程教授認為,機器人的大量出現在未來三十年或將失業率推高至50%,人類未來可能獲得悠閑自在的生活,但其實并不美好。
機器人未來30年或將失業率推至新高
以下為文章概要:
上周末是一個全身心感受愛的時刻,因為是一年一度的情人節。
這種愛不局限于情人之間,也包含大家對所謂日常生活的熱愛。
在不久的將來,生活的環境將大為不同。人類或許將成為半人半機器人,至少谷歌工程總監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是這樣認為的。
如果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話,未來人類可能只需要慵懶地躺著,或者打打高爾夫,剩下的就是享受美食。
這是摩什•瓦爾迪(moshe vardi)上周日在華盛頓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上發布演講中所描繪的情景。
瓦爾迪是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計算機工程教師,該學校提前發布了瓦爾迪教授演講內容的部分細節,他們所提供的未來景象除了荊棘,并無其他。
對于科技發展將一直造福人類的慣性思維,瓦爾迪顯然持有不同的觀點。
瓦爾迪說:“一種典型的回答是如果機器能夠做我們所有的工作,我們將有追求各種休閑活動的自由。”
不過,瓦爾迪顯然不滿意這一答案。
瓦爾迪說:“我在未來世界中看不到前途。我也沒有發現只有休閑的生活充滿吸引力。我認為工作對于人類而言至關重要。”
瓦爾迪說,在未來30年,計算機可以勝任幾乎人類的所有工作,甚至有人認為計算機工程教授的工作也會被機器取代。瓦爾迪預計,到2045年,失業率將超過50%。
針對這種情況,隨之出現的問題則是,如何做才能阻止其發生?或許特朗普總統(有名的大嘴巴,目前正在謀求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的提名)將阻止人工智能的研究。
瓦爾迪對記者說:“我并不認為科技會被限制。妖怪已經被放出魔瓶。我們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思考,在研究方面進行投入,以幫助整個社會找到應對先進自動化的方案。”
目前,最吃緊的時間。
瓦爾迪說:“如果我們等上25年,我們可能發現自己已經處于非常困難的社會變革之中。工業革命曾經給俄羅斯和中國帶來動亂,造成約1億人喪命。我希望這次我們能夠變得更加聰明。”
瓦爾迪并非第一個擔憂人工智能不能給人類帶來普遍福祉的科學家。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也曾經表示,人工智能或許是人類所面臨的最糟糕的東西。
不過,太多聰明的大腦似乎全力以赴朝著機器主導的世界推進,好像這就是一個想當然的遠大目標。
谷歌、facebook以及很多其他科技公司已經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發展,目前唯一限制他們進度的則只有科技的天花板。這群人毫無遠見,只是一群罔顧后果的聰明家伙。
人類在他們的研究中就像是小白鼠一樣。他們就像是一群把曼妥思放入可樂中的年輕人,想看看究竟能發生什么。
科技公司堅稱他們將使得全球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但是他們可能正在利用整個世界作為他們試驗的研究室。
印刷車間的常見問題——剝皮凹版印刷機位置控制及產品檢測機器視覺系統在包裝行業中的應用做一個用戶愿意看的廣告設計江蘇江陰市2016年印刷企業年審圓滿結束印刷版《防范恐怖襲擊與自救互救指南》正式上線快速高效,三星2161黑白激打推薦2014年全球印刷業總產值將達72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