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集新聞系列專題片《大國工匠》于10月1日起在央視新聞頻道首播,這是央視推出的第四批“大國工匠”,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曬紙工毛勝利亮相其中。讓小編帶你走進”大國工匠“毛勝利的故事。
在宣紙的故鄉安徽涇縣,毛勝利和上百位工匠不久前完成了一場“造大紙”的實驗,如今他們又向批量生產這種大紙發起挑戰。這種大幅面宣紙按照尺寸規格,被稱為“三丈三”,寬度3.6米,長度達11米。
紙張成型的關鍵環節就是撈紙。手工撈紙講究的是精細,聽水的聲音,感知竹簾晃動的韻律,一般是兩人協作。 此時,44人抬起一幅特制的巨大竹簾,在號子聲中,均勻附著著紙漿的竹簾浮出水面,形成了一張濕漉漉的宣紙。
“撈”出來的“三丈三”大紙帖一層層疊碼成摞,放平壓實,緩緩擠出水分。再經過一天的烘干后,三丈三的命運就交給了曬紙的3位工匠,尤其是頭刷毛勝利,他若稍有閃失,則前功盡棄。
接下來就是紙張成型最關鍵的工序,曬紙。在古代,濕紙干燥的工序是在太陽下面晾曬,所以叫“曬紙”。現在改在了室內,用加熱了的“焙”來烘干。
毛勝利用白粗布浸透米湯,快速地涂抹到焙面上,作用是讓紙張貼得平整嚴實。米湯的濃淡程度,與焙面的溫度如何搭配,全是影響曬紙質量的重要因素,這都要靠工匠的經驗來把握。
一切準備就緒,毛勝利站上了3米高的平臺,他要把一張30多平方米的又薄又軟的濕紙一刷一刷的定在加熱的焙面上。這刷為整張紙端端正正地定了位。在大紙帖上有把握按下刷的工匠叫“頭刷”,是行里不容置疑的大拿。
除了定位的功力之外,毛勝利的技藝就是他的“刷子功夫”。這門功夫既有師門真傳,更有自己的多年苦心體悟和磨練。毛勝利奮臂揮舞毛刷,手法干脆利落,穩準快實,連貫流暢,直如行云流水,絕無拖泥帶水。
濕潤柔軟的大紙張在焙面上平平整整,沒有一個氣泡,不出一條褶皺,不留一道刷痕,更不許有一點撕裂,毛勝利已經把自己的這把刷子練到了化境。
毛勝利:宣紙是世界上的,沒有人能替代它,也沒有任何機械造的紙能替代手工宣紙。宣紙我們對它是真的有感情,我自己真的有一種自豪感。
淺談不干膠標簽的燙金UPRINT推出U80熱敏收據打印機圖文快印企業應對銷售計劃管理問題的對策噴膠如何帶動包裝印刷業“1+1>2”的升級?UV網印油墨的創新與應用常識小黃人&小黃車:讓我們“黃”在一起印刷企業如何在信息化浪潮下進行變革惠普進軍中國3D打印市場,顛覆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