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的應用與發展,應該不算是熱門話題了,尤其是報業ctp。早在2005年,全球ctp供應商就似乎已經達成共識:紫激光光源、平臺式結構是報業ctp的標準機型,紫激光是報業ctp的標準光源。因為在那一年,ctp供應商中熱敏技術最大的”fans”也開始生產和銷售紫激光報業ctp和紫激光報用版材,并將紫激光設備做為產品線的最高端機型,而且現在越來越多地面向全球供應紫激光報用版材。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紫激光在報業應用上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一些文章中總是把ctp技術非常堅決的劃分為光敏陣營和熱敏陣營,把兩種技術單純地對立起來。其實關于技術的應用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實際生產應用選擇了一種適合自己的技術,而不是將一種技術強行地施加給實際生產應用??梢哉f沒有一種技術是適合所有應用場合的,在實際應用時只有最適合的技術,沒有最好的技術。
下面就從報業ctp實際應用 和ctp技術實質兩大方面列舉和解析紫激光報業ctp在報業制版應用上的必然。
一.報業ctp的實際應用
1. 市場份額(中國):熱敏ctp,目前占報業ctp的18%;紫激光ctp,目前占報業ctp的82%。紫激光ctp出現后,因更加穩定可靠,制版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成本低而迅速取代綠激光和熱敏ctp,被報業制版廣泛采用。
2. 報業ctp技術供應商:2001年只有愛克發等少數制造商生產紫激光ctp和版材,到2005年,絕大部分的報業ctp廠商只生產紫激光ctp。熱敏ctp雖然開發最早,但普通熱敏版材無法用于報業印刷,直到熱敏光聚合版出現后,熱敏報業ctp才得以在實際生產中應用。目前熱敏報業ctp廠商只有一兩家,其設備也是沿襲采用傳統商業熱敏ctp的機型。
3. 報業ctp版材供應商:紫激光報業版材有多種可選,從紫激光銀鹽版、紫激光光聚合版到紫激光免化學處理環保版材,并且用戶可以輕松從一種紫激光版材切換到另外一種紫激光版材,無需對ctp設備做任何升級。目前基本所有的版材供應商都在生產和銷售紫激光版材,而且大型國際版廠都已經在國內建廠生產報用紫激光版材,從供貨以及版材價格上國內用戶都會直接收益。熱敏報業ctp所用的熱敏光聚合版材主要供應商目前只有一家。
4. 從后期的使用成本看:因為紫激光具有超長的使用壽命,一般為7-10年,所以前期很多采用綠激光ctp的用戶在綠激光器使用到期的時候(一般綠激光的壽命為3到5年),升級到紫激光。 當然這是和ctp設備供應商的技術服務支持相關的,大型的設備供應商具有長期連續的技術服務能力,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可升級性,這也是對用戶投資的一種保障。 熱敏ctp所用紅外激光二極管發光壽命為5000小時左右,實際使用壽命為1.5-2年,而且報業熱敏ctp需要多組激光器才能滿足高速制版的需要,所以熱敏激光器更新引起的后期使用成本要比紫激光ctp高。
5. 從國內報業應用來看,很多前期采用熱敏技術報業ctp的用戶,在設備更新的時候選擇了紫激光報業ctp。而原來紫激光報業ctp的用戶卻鮮有切換到熱敏技術的。
6. 從產業導向來看: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全球產業的新主題,ctp的應用也逐漸進入到環保時代。紫激光ctp所用的環保版材采用免化學處理技術,完全兼容現有紫激光ctp設備,上機之前印版通過過膠機進行物理顯影,顯影后可直接上機印刷,無需在印刷機上做任何處理,是一種拿來就可用的版材;熱敏技術的環保版材采用在機(印刷機)顯影,ctp制版后要在印刷機上利用潤版液進行顯影。姑且不去討論顯影洗掉的印版藥膜對潤版液和橡皮布的影響,由于該種版材在上印刷機處理前,印版上的圖文幾乎是看不清的,單是版面內容的校對和彎板打孔機如何定位,以及印版質量的檢查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不具有實際可操作性,另外制版速度和耐印率都會嚴重下降。所以從產業趨勢來看,在報業環保型ctp生產時代,紫激光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二. 報業ctp技術實質
紫激光在報業中的成功應用當然是與其技術實質密切相關的,下面就報業ctp技術中幾個常見的技術主題進行實質解析。
關于激光技術:
激光光源是熱敏和紫激光ctp的最大區別,從而導致設備結構和所用版材的不同。其實二者都是半導體(二極管)激光器。報用紫激光ctp所用的410nm紫光(也稱藍光)二級管激光器從最初的30毫瓦,到現在普遍采用的120毫瓦。其實現在紫激光二級管激光器的最大功率已經接近300毫瓦,可是對于ctp制版來說,30毫瓦的紫激光就已經夠用,即使切換到免化學沖洗的環保版材都可適用,120毫瓦的紫激光激光器是激光器生產廠家當前提供的主流產品,具有最好性能價格比,所以最新推出的紫激光激光器上安裝的就是120毫瓦的激光器了。紫激光二極管激光器功率低,無需預熱,可以瞬時開關,所以可以只在曝光的時候開啟,其它時間就沒有壽命的損耗,所以紫激光激光器可以達到7-10年的使用壽命。[next]
熱敏ctp所用的830nm紅外二極管激光器從早期的功率為1瓦發展到40瓦的固體激光器,現在又回到了1瓦(或2瓦)的二極管激光器,因為40瓦的固體激光器的壽命太短,不能保證生產。為了滿足制版速度的要求一般采用20-30只激光器組成一個激光條,利用光閥技術進行分束和成像曝光控制。因為曝光是利用光閥來控制的,所以每只激光不能單獨開關;同時紅外激光功率大,開啟后需要預熱才能進入穩定的工作狀態,所以只要是生產狀態就必須是開啟的,因此紅外激光器的實際使用壽命就相對短很多,另外因為使用激光光閥進行激光分束和曝光控制,光閥在紅外激光的熱效應下也容易損壞,而且價格高昂,這些都使熱敏ctp的應用成本相比紫激光ctp提高很多。另外,由于熱敏曝光的局限性,熱敏ctp只能采用外鼓式結構,上、下版和曝光的機械部分非常復雜,容易造成機械故障。
對于報紙印刷來說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是放在第一位的,尤其是在制版設備少,沒有足夠備份和后援設備的情況下。所以紫激光光源,平臺式結構剛好為報業制版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關于加網技術:
在商業印刷中我們一般采用175線或200線的調幅加網,在報紙印刷中,國外常用的是85線,我們國內基本都是100線或120線。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則是因為這樣的印刷效果最好,圖文的層次和階調都在普通的印刷條件下得到很好的再現。如果盲目采用高網線就會帶來高光部分層次丟失,暗調并級的問題。所以說加網線技術的選擇是根據印刷機和承印物的組合來確定的。
調幅網點是目前報紙印刷用得最多的,國內的報紙印刷一般采用100線或120線印新聞紙,133線或150線用于印刷質量更高的輕銅紙廣告插頁。眾所周知,對于調幅網點,為了滿足輸出不同的網線數,最好采用不同的輸出分辨率,以確保層次的再現。所以,很多報業ctp的輸出分辨率通常是從1000dpi到2540dpi有很多檔次可調,以滿足輸出不同網線數的要求。
調頻加網(fm)是十幾年前的加網技術,是通過改變單位面積內網點的多少來再現圖像階調的,網點的大小不會改變。調頻加網出現很早,但是到目前為止也僅限一些發燒友偶爾嘗試一下。理論上調頻加網是一種很好的加網技術,適合六色高保真印刷,但是這種印刷基本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因為調頻加網的網點擴大率在30%以上,對印刷條件要求非常高,很小的印刷條件變化就會帶來很大的顏色改變,批量生產不容易控制,浪費嚴重。尤其是在報紙印刷中,高速輪轉印刷機會將小網點很快磨損掉,如果采用大網點,整個圖像有明顯的顆粒感,印版的耐印率也會很低。
混合加網技術(xm)將調頻加網和調幅加網的優點結合起來,在中間調采用調幅加網,在亮調和暗調部分引入最小可印刷網點的概念,將實際印刷可以再現的最小網點做為高光和暗調的基本網點,同時采用調頻加網,以網點的多少來表現高光和暗調的層次,并且調頻網點出現在固定的調幅加網角度上,這樣從調頻到調幅的過度就自然平順?;旌霞泳W技術能夠保證在報紙印刷以及商業印刷中輕松實現高網線印刷,而且保證1%-99%的層次完整再現,高光不會丟失暗調也不會并級。這是一種非常有效提升印刷品質的加網技術,可以在報紙印刷中實現雜志的印刷質量,在商業印刷中得到照片一樣的印刷品質。
高質量的直接制版系統所輸出的印版已經超出印刷機的復制能力,印前系統應該根據印刷設備和紙張的性能,提供適合其印刷的印版,而不是單純一味的用100倍的放大鏡放在印版上強調:這個點子在版上是有的,印不出來就是印刷的問題。而混合加網技術就是綜合考慮了整個印刷過程,提供適合于印刷的高品質印版。愛克發的晶華網以及方正的點睛網就是混合加網技術,紫激光報業ctp上可以輸出170線的混合加網,并且報紙印刷機能輕松印刷。
關于印版技術:
普通的熱敏版材在報紙印刷中的耐印率很低,只有基于光聚合技術的熱敏版材才能適應報紙的印刷環境,滿足報紙所需的耐印率。熱敏光聚合版不具有普通熱敏版所謂的二值性,與紫激光光聚合版一樣,曝光過度或者不足都會對最終成像有影響,熱敏光聚合版與紫激光光聚合版所用的沖洗系統是完全一致的。熱敏光聚合版除了對830nm紅外光感光,還對紫外光感光,所以熱敏光聚合版的明室操作也是有一定的限制。同樣熱敏光聚合版也無法提供商業印刷所需的高網線再現能力,按照制造商提供的產品資料,熱敏光聚合版的最高網線為150線;商業熱敏版和報業熱敏光聚合版所用的沖洗藥水和沖洗系統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想用一臺報業熱敏ctp來做報商兼用是不現實的。
過去人們一值認為只有高功率的熱敏激光的燒蝕效應才能實現ctp版材的免處理;如今紫激光免化學處理版材已經實際應用,而且相對于熱敏技術的在機顯影,紫激光免化學處理技術在印刷的可操作性上具有更大的優勢,可以相信紫激光免化學處理版材是實現報紙環保印刷的主流印版。
無論是從目前實際應用還是未來發展趨勢,紫激光在報業ctp上的優勢和前途都是非常明顯的。無論是可靠性、穩定性、經濟性,還是制版速度和印刷質量,紫激光ctp都很好的響應了報業的需求,所以越來越多的報業用戶選擇了紫激光、平臺式報業ctp。
盤點快印企業運營中的常見問題何時需要調薪及調薪的原則個性化引領數字出版未來發展網絡印刷是大部分印企都要過的獨木橋數碼印刷技術孕育了玻璃印刷行業的商機數碼快印人才管理:正確認識90后我國3D打印技術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升級北京一印企環境治理成績顯著,有效減少揮發性有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