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 世紀90年代,印刷界有一種推測,按照環保的要求,15 年后中國有15%的復膜產品會被上光代替。因為從環保角度看,覆膜有兩層污染,白色污染和覆膜膠污染。雖然現在出現了水性覆膜和 uv 覆膜,但畢竟還是將 bopp 膜和紙張粘合在一起,無法進行紙張回收。而水性上光和 uv 上光之后的封面可以直接回收,無須再做任何處理。有關印后專家曾分析:“現在我國造紙纖維素的來源 80%是依靠回收廢舊報紙,包括紙邊、紙毛。如果我們大批量地采用復膜材料,那么用后的廢舊紙張,包括裁切下的紙邊、紙毛等都無法回收,這樣會給國家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這實際上是在破壞資源。在調查巾我們還發現有些單位因為裁切下帶覆膜的紙邊和紙毛,造紙廠不回收,因而無法處理,便自制一個燒爐將這些切下的紙邊連同無覆膜的紙邊一起燒掉。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又造成了第二次環境污染。”
國外,因環保要求主張上光
常用的上光方式有油性上光、水性上光和 uv 上光,從環保的角度看,水性上光和 uv 上光是符合趨勢的。國外一些國家對環保要求很高,無污染的水性上光和uv上光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尤其是食品包裝、藥品包裝等領域,外單都制定了嚴格的標準,不符合標準的復膜和油性上光的存活空間已經非常小。
而在國內的有些專業人士也曾接到新聞出版總署的任務開始研究 uv 上光。當時這種技術在北方還是空白,據研究者表示,uv 上光主要因為港臺的印刷商把國外的活拿到北京來做才興起的。北京寶島包裝印刷有限公司是最早吃螃蟹的企業之一,當時是承印摩托羅拉的活件。正是因為國外的客戶需要 uv 上光工藝,才使它流行開來。
一家北京印刷廠的老板深切地感受到了上光的逐漸走強之勢。該廠主要承接用于出口的產品包裝,幾年前,三星公司在該廠的活件就由覆膜改為了上光。國外的活件,除了食品、藥品及化妝品包裝,即便那些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電子類產品,因為企業文化倡導環保并以此為榮,所以也要求采用上光這種無污染印刷方式
國內,國情決定覆膜占有市場
在國內,上光的報價一般不超過覆膜的一半,出于降低成本的考慮,一些雜志和書籍已采用上光來裝飾封面。但整體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北京一家出版社的負責人透露,該社的圖書封面 99%仍采用覆膜,雖然也知道覆膜紙張很難回收,不夠環保,但無奈人們已經認可了將覆膜工藝作為封面裝幀設計的首選方案。積重難返,這一慣性思維改變起來決非朝夕之間。
包裝方面也依然沒有多大的改觀。比如酒類的產品,同一廠家銷往國外的包裝是上光,而銷往國內的還是覆膜。專業人士在分析這種情況時曾指出,政府應該加強對印刷和包裝產品環保標準的制定。對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相關專業人士還提供了一種很新鮮的說法:中國的普通消費人群大多青睞亮麗的顏色和高反光的效果,認為這種包裝才有檔次,而西方人通常接受淡雅的灰色調。在國內,這種地域文化的差異使覆膜在審美層面上一直更具市場優勢。
還有一個原因是劣質材料的使用誤導了人們對上光的認識。拿 uv光油來說,其成分之一的光引發劑所用原料不好或生產工藝不到位。都會在上光后留下刺激性氣味,并使印品泛黃,所以人們并未感覺到上光的環保優勢。而真正的優質光油上光后幾乎沒有氣味,等到模切等后續工序開始時已經聞不到了。在國外一些國家,成熟的高檔 uv光油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煙包等領域。
除此之外,高質量的光油在印后加工階段更顯優勢,比如克羅莫的 uv 光油,相比其他品牌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燙金性能穩定,所以在高檔包裝領域頗受歡迎。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國內如云南紅塔等注重信譽的煙廠,普遍使用的都是國外高檔上光材料。
包裝印刷問題關系到國計民生,隨著市場的規范,國家會逐步重視印刷業的環保問題。上光的潛力會得到更大的發揮。但覆膜因為能增加紙張的厚度和韌性以及其良好的防水性,也不會徹底淡出市場。二者的角斗還將繼續上演。
“五廠合一”變廢為寶,打造創新型造紙企業未來PC互聯網的概念將消失 移動電商應回歸用戶需求印刷制版中的激光技術應用的原理聚焦北京車展 億元超跑采用3D打印技術4月起,二維碼支付限額500元對我們有何影響?HP Indigo press 7000數字印刷機如何提高水性油墨疊印率?亞馬遜新推3D打印在線商店開拓個性定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