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最好的用途就是造紙,但是據數字表明,秸稈利用率仍不足40%。為了提高利用率,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打造“綠水青山”,近年來,大批造紙廠被關停、整改,秸稈還田本該造福農田。但是,農民為了省工省力,大面積秸稈焚燒反而再度成為破壞“綠水青山”的元兇。
三富(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朝旺利用10年時間研發出“自偶氧化清潔制漿新工藝”,被稱為不砍樹的造紙業、不用氯的漂白法、零排放的紙漿廠、無黑夜的生產線、能消毒的紙產品……這些看似與傳統造紙業截然相悖的宣言,如今真實地被搬上了流水線。
將傳統工藝制作1噸漂白漿用水從120噸降為3噸,并且處理后回用于配置藥液,沒有廢水排放;將傳統工藝用3噸麥草做1噸漿降為1.2噸,沒有廢渣排放;改變傳統工藝“堿蒸煮、氯漂白”,實現無堿、無硫、無氯、無臭氣;傳統工藝120噸水采用180度溫度、300公斤燒堿蒸煮4個小時會產生200噸黑液,cod(化學需氧量)含量在160000毫克/升以上,總溶出1.35噸,新工藝僅用80度溫度蒸煮30分鐘即可,3噸水中cod含量僅6000毫克/升,總溶出20公斤,沒有黑液產生,也無“二噁英”產生。
而對于被傳統造紙業視為“雞肋”的棉桿,李朝旺同樣自信可以制成全無氯高得率漂白紙漿。
攻克了核心工藝,李朝旺又在此基礎上建起“五廠合一”示范園——顆粒飼料廠、輕型板材廠、制漿造紙廠、生物材料廠、工業沼氣發電廠,彰顯工業與農業、生態文明與經濟效益的完美融合。
顆粒飼料廠采用的速生竹柳、桑楮、野芙蓉,可在沙漠種植,每畝每年可產10噸莖稈、10噸枝葉,10噸枝葉可制作2噸絕干顆粒飼料。利用這種飽含水楊酸的飼料喂食的畜禽除肉鮮味美外,還可防治各種現代疾病,既解決了荒灘、荒沙、荒丘治理問題,又拉動了種植業、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目前,項目已在內蒙古自治區落地。
“五廠合一”變廢為寶再“吃干榨凈”的思路,正是利用技術從“節能減排”向“控制污染”再向“不產生污染”直至“變廢為寶、變害為寶”的新發展理念的轉變。
汕頭成我國第三個包裝裝潢印刷集散地福建推動印刷企業轉型升級覆膜印刷有什么優缺點?主要應用在什么領域?惠普HP 802s(CH561ZZ)墨盒國廢、原紙、紙板都開漲,10月市場大逆轉?掃碼就能告白的打印機,輕松幫你搞定女神三星有氨曬圖機 戰車ZC663深度解析絲網印刷技術的特點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