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業的未來在哪里?筆者認為大印刷概念決定著印刷未來,印刷行業只有轉變思維方式才能決勝千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方式、閱讀方式也隨之變化,更趨向電子閱讀,通過手機、電腦、電子閱讀器甚至是電視等媒介閱讀。所以,在印刷行業中,不能只靠把閱讀內容印刷在紙張上,更應該尋求多種介質,把這些閱讀內容印刷在電視、電腦、手機、電子閱讀器上。而這就是筆者認為的大印刷。
休刊下尋生機
數字技術出現、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印刷商業模式。自2013年起,中國傳統報刊發展進入了改革開放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2013年年底,《新聞晚報》率先宣布停刊,成為上海報業集團成立后首張休刊的報紙。緊接著,創刊于2004年的《競報》宣布休刊。這引發了業界對紙媒未來發展趨勢的討論。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前些年流動性過剩等因素提高了報紙經營成本;另一方面,是互聯網媒體的全面崛起,強勢而持續地分流了報紙的發行與廣告客戶。而近兩年,一些報紙的收入開始下滑,這進一步加速了整個行業利潤的下跌,并且由點及面,逐漸形成一種似乎不可逆轉的趨勢。大部分人認為,在現階段,網絡媒體、電視媒體,尤其是自媒體大行其道的時候,紙質媒體的逝去已經不可避免。
但筆者認為紙媒休刊是消費模式受到數字化的影響,并不能說明紙質媒體會逝去。傳統報刊業要認清報刊業形態改變的各種可能,充分把握報刊作為新聞傳媒信息的源頭地位,積極采用數字化技術,實現紙質報刊、網絡報刊和電子版銷售的完美融合,這就是大印刷商業模式。
融合中闖新路
傳統報刊的出路是要實現數字化、多元化和精品化。實現數字化就需將傳統內容生產能力整體導入數字平臺,打造具備比較優勢的數字產品和數字增值服務。多元化是指立足于原有的傳統報刊內容資源,橫向打造不同類型的內容及相關產品。精品化則是指報刊本身,從題材的選擇和內容形式等多方面經過嚴格把控從而拉開傳統紙媒數字化轉型的大幕。筆者認為,傳統報刊通過精心策劃和運營,把自身獨有的思想文化復制或者轉移到互聯網以及視頻類產品中,完全可以打造成為一種獨具一格的產品,闖出一條跨媒體、跨產業的發展新路。
有人說印刷產能在宏觀層面上已經過剩,但數字印刷產值每年仍然保持著增長的態勢,這說明數字印刷依然存在上升空間。主要應用數字印刷技術的商業印刷企業渴求在其他領域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商業印企正在尋求如何消除進入包裝領域的障礙,已有一些案例證明了該路徑的可行性。比如,手工精釀啤酒之都圣迭戈生產的啤酒,有1/3的標簽都是采用數字印刷機印制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印刷概念也給印刷行業敲響了警鐘,讓印刷業必須正視面臨的危機和挑戰。面對不斷加劇的競爭,面對新媒體的崛起,面對行業自身的種種問題,能不能做出及時有效的應對,將決定印刷業的前途。從現在到未來的印刷業競爭中,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應該真正成為基本法則。
印刷中的印刷色彩管理系統是指什么?影響瓦楞紙的平整度的8大因素Photoshop最常見的問答集(上)液晶印刷印刷新技術為油墨業發展提供了新機遇英國成功運用噴墨打印機“打印”出眼睛細胞中國學生成澳洲數字印刷專業搶手資源印刷畫報再現 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