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有著雄心壯志的企業老板一聽到要對市場做“細分”就皺眉頭,為什么呢?因為在他們的概念里,細分就意味著有一大片市場要放棄,等于為了一棵樹木放棄一大片森林。
但事實是這樣的嗎?如果把紙巾定位為男性紙巾就等于放棄其他市場嗎?如果把飯店定位為白領餐廳會讓許多人望而卻步?把啤酒定位為淡啤就等于放棄了多數的啤酒消費者嗎?做了市場細分就代表著自縛手腳、自我設限了嗎?很顯然不是!
細分是要做深做透一部分市場,成為細分領域的領導品牌,立足于市場。但細分并不代表要放棄其他的市場,把細分市場做好了一樣可以曲徑通幽,贏得更廣泛消費者的認可!事實上,對于一個真正有著雄心壯志的企業而言,細分應該是最重要、最堅實的第一步!
魯花以花生油做細分成就品牌,如今品類同樣涉足調和油、葵花仁油、菜籽油、橄欖油、玉米油等多個小類。細分定位讓消費者對魯花建立了強大的品牌區隔認知,為后續的產品線延伸和消費者認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老吉的“怕上火”自然算是一個細分的成功案例。要知道就當初而言,“預防上火的飲料”是一個再小眾不過的細分品類了,現如今回過頭來一看,還是細分成就了王老吉品牌并實現了品類的超越。試想如果當初一上來就打“好喝、健康、我們全家人都喜歡”,那便沒有了后面的故事了。
可見細分的目的不是為了固步自封,而是基于一個獨特的“溝通點”,讓消費者有效記住和接受品牌,首先把核心人群做實,然后再進行消費群的輻射擴散。
此外,我們需要了解以下幾點,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和執行市場細分。
1、不要怕窄,大品牌都是從窄眾做起的。
我們可以舉出許多的例子來證明這件事,比如蘋果早期的使用人群都是怎樣的一群it技術宅,比如新百倫是怎樣由小眾走向大眾的,比如小米如何從發燒友品牌成長到如今的行業地位的等等。
猶太人很不喜歡“薄利多銷”的說法,他們不愿意鋪開場地打價格戰,他們更愿意找到不同點,在某個地方做到“第一、最好”。只要把這個不同點落到了“實處”,贏得了穩定的客戶群的認同,那么就不愁沒有生意可做。
2、細分市場做大,足以跟原有市場分庭抗禮
如果能夠挖掘出原有市場的軟肋所在,那么這個細分市場就有可能迅速做大,并成為一個可以與原有市場分庭抗禮的新興市場,比如西南航空的案例、經濟型酒店的案例、非油炸的案例等等。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市場細分都具備如此高的成長性,行業趨勢的演變、消費形態的進化、行業及競爭對手的共同軟肋、未被滿足的情感需求,我們需要在這些內容當中去找到結合點和細分點。
3、有機會改變消費習慣,變細分為主流
正如我們所知所感,消費者并不完全忠誠,消費習慣會隨著技術、社會風潮、市場格局的演變而發生劇烈的變化,與之相應的市場則是一個永遠動態而充滿變數的場所。
細分帶來的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引領市場變革、主導消費潮流。從細分品類一躍成為市場領導品類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如變頻空調、數碼相機、智能手機等,他們都從當初的配角發展成為當今市場的主流。
防偽油墨在郵票上的特殊運用軟包裝市場回顧及未來分析實例分析工藝設計不當對印后加工的影響包裝企業配備檢測儀器的技巧暑假營銷:最熱夏日文案來襲如何在深色背景上打印白色文字或圖片?“煙草平裝法案”將重創英國煙草業務2015年廢紙行業大事件盤點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