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案例1:
2004年7月,我廠承印《書法藝術》一書,該書為正度16開,內文5.625印張,70g/m2雙膠紙正反面8色印刷,印量30萬冊,無線膠訂。
該書已由出版社排好版,直接提供給我廠的是膠片,拼版時發現,該活件存在工藝設計方面的問題:如0.5印張在倒數第二帖,0.125印張的單頁則放在最后一帖。
考慮到該書在裝訂時,0.125印張的單頁容易出現掉頁、縮頁、偏斜等問題,便與出版社協商,希望更改工藝設計,要么去掉0.125印張,要么變為0.25印張,且最好不要置于末帖,但出版社未能接納我廠建議,一再堅持原工藝設計方案。
為了保證質量,只能另想辦法,采取適當措施盡量避免0.125印張單頁出現以上問題。我們的做法是,先手工將單頁粘在0.5印張的書帖上,再配頁裝訂。但這樣不僅浪費了人力,加大了工作量,而且生產效率低,工期難以保證。出版社看到當時的作業場景后,也意識到原工藝設計有不合理處。于是在2005年7月再次印制該書時,將原來的0.125印張改為0.25印張。
案例2:
2005年8月,我廠接到高中教材《地理圖冊》一書的印刷任務,該書為大度16開,內文4.75印張,采用80g/m2雙膠紙正反面8色印刷,印量12萬冊,騎馬訂裝。
出版社直接提供給我廠膠片。該書在雙數頁碼距天頭和前口各3mm處有一地球圖標,從每個單頁或單個印張看,工藝設計完全正確,但綜合該書印張多、用紙厚、騎馬訂等特點,該書工藝設計還是有些問題。如按成品尺寸裁切時,就會切掉中間頁部分地球圖標;要保證地球圖標不被切掉,前口將比要求尺寸大,而且可能會出現外層書頁切不開、連頁等現象。于是我們就該問題告知出版社及相關部門,但為了保證“課前到書,人手一冊”的承諾,已沒有可能再對工藝設計進行更改。這就要求我們克服困難,盡可能保證既不切掉地球圖標,又盡量避免出現切不開、連頁的現象。這樣一來,同樣是工作量加大,生產效率降低,質量也得不到保證。
通過以上兩個案例分析,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一個好的工藝設計方案不僅可以保證產品質量,而且可以便于產品的生產作業,提高生產效率,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驗總結
筆者在印后工作中還總結出一些經驗,愿與同行交流,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1)在設計拼版折手時,嚴格按照行業標準的要求,60g/m2以下紙張最多折4折,60~80g/m2紙張最多折3折,80g/m2以上的紙張最多折2折。出現不足整印張的零帖時,膠訂書將最末帖設計成整帖,所有的零帖放在末帖前,以便于配頁、撞頁和分本操作。騎馬訂的書則要將零帖置于外帖,最小的零帖置于最外帖,便于裝訂時掀開,防止漏訂。
(2)出現零帖需拼大版時,根據需要應多出幾套,拼成大版,盡量避免連曬,以降低曬版難度和工作量。
(3)在進行工藝設計時,應根據活件要求,將所涉及到的生產工序綜合起來,全面考慮,防止顧此失彼,影響產品的印后加工質量。
三條重要經驗告訴你 數碼印刷印后如何操作2013年波蘭打印機設備市場銷售量同比下降如何提高印刷車間生產效率飛騰3.1排版軟件與照排軟片常見問題數字軟打樣在報紙中的應使用聯想RJ600N高速高性能光墨打印機包裝印刷企業綠色化、智能化仍是行業發展主旋律印刷企業“寒冬”過后 如何重振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