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高齡”的《參考消息》與新華社同一天誕生,經歷了從革命戰爭年代到改革開放。直到今天,發行量依然是全國最大。
84歲“高齡”的《參考消息》是如何做到的呢?
2012年公眾號剛剛進入人們視野不久,“參考消息”便早早的注冊了。
新媒體時代,同質化的內容一定會被邊緣化。《參考消息》擁有其他媒體所沒有的外媒資源,用戶能在這里看到別家媒體看不到的東西。,“參考消息”根據新媒體的特點,量身定做了專供微信的原創語音欄目“參考聽聽”,由一男一女兩位編輯搭班配音,一般選擇一些生活類實用信息。定下選題后,編輯先寫稿、送審,然后先找個會議室,自行錄制、上傳,效果還不錯,并且女聲更受歡迎。
光是音頻,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于是公眾號又從去年8月起推出了原創視頻欄目。這樣發展起來確實會比較順遂,但是,這也給《參考消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享經濟下 快印企業如何管理新模式最新最潮“扁平化”設計風格 為世界杯添色脫脂劑質檢有哪些方面的內容?朝陽城管取證處罰擅自張貼、噴涂小廣告行為淋膜機的分類有哪些?網絡對影樓管理有哪些影響?2021年杭州富陽區造紙廠全部轉遷數字遺忘癥正在加劇互聯網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