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紙價年年都會漲,一般每年三四月份都會有一個紙價上漲的趨勢,然后有點回落。現在環保、勞動力成本各方面壓力都比較大,再加上各類造紙企業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寡頭壟斷問題,因此綜合來看漲價是正常的。但是2017年這么大的漲幅我是真的沒想到。八月漲價最猛的時候,兩三天我就接一回漲價函,然后就得在系統里調價。不過由于我們常規紙的采購量占比不大,而主要采購的特種紙漲價又存在幾個月的滯后期,再加上跟客戶溝通調價還算順暢,所以整體來看我們受到的影響不算大。
現在想來,2017年紙價上漲確實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很多紙廠利潤成倍增長,這在加工制造業里實屬罕見。
盡管漲價存在很多客觀因素,但從這種漲法來看肯定存在炒作成分。因為單純從需求端來看,這幾年包裝文化的改變和互聯網傳播媒介的發展給印刷行業造成了很大沖擊,產品需求量在減少。2006年我們接單做索尼愛立信手機包裝的印刷品,當時包裝文化崇尚繁雜,一部手機的包裝盒里有好幾本說明書,所以我們接到這樣一份大訂單做都做不完。拐點出現在蘋果公司生產出ipod,蘋果的產品包裝盒里只有一份簡要說明,用戶有任何疑問只需上網了解。這一下子改變了原先繁雜的包裝文化,對印企造成了很大影響。這兩年雖說商務印刷還有做頭,但我們也焦慮。因為社會整體對紙質媒介的需求在下降,全部都在向電子媒介轉移。尤其是中國,移動端發展太迅猛。所以很多廠商紛紛拋棄了傳統的紙質印刷的宣傳方式,直接跑到移動端去做廣告了。
在這種背景下紙價還能狂漲,炒作的成分就很大了。一方面有可能是大盤商、二盤商在中間操縱市場價格進行炒作;另一方面也存在熱錢炒作的可能性。現在大宗商品價格普遍有所上漲,紙品也難例外。這有點像前幾年的“蒜”你狠,蒜農和經銷商可能并不想把蒜價抬那么高,但資本把價格炒高了。
最近,我又開始收到紙廠發的漲價函,通知我春節前后各漲一次。但我個人覺得這一次漲價和之前不太一樣,這次是上游和下游在打心理戰。
我認為如果想了解紙張價格變動的趨勢,紙廠庫存量是一個有參考價值的數據。紙廠庫存量上漲后通常可以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營銷方式來消化,一個是實際的降價促銷,另一種方案則是漲價,就是紙廠通過發布漲價信息造成市場恐慌,催促經銷商和下游印廠購買囤貨。
拿春節前的漲價情況來說,臨近春節,這個時節印廠都開始壓縮采購,只要能保證年前的生產就夠了。因為要放假,買回來紙也只能是放庫房,就算過完年回來,印刷廠的產能也沒法很快爆發,對紙的需求量不會那么大。而紙廠因為停機成本過高,只能放慢生產速度,并不停機。不停生產的情況下紙廠庫存量一定是在上升。一旦庫存太多需求過少,紙廠就只有通過降價促銷。所以我分析紙廠為了避免出現年后降價的情況,這次應該是用漲價的營銷辦法在消化庫存。
紙價上漲確實對印刷行業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但凡事也有兩面性,比如積極的一點,它可能會刺激新的包裝需求。京東、阿里巴巴這些電商正在研發可循環利用的包裝盒、可降解塑料這些新材料,用來替代傳統的紙質包裝。如果真的能做出可降解塑料的話,那我認為真是一個顛覆性的創新了。因為現在整個印刷行業中,包裝業占據半壁以上的江山,其中增長最快的就是快遞、電商類包裝,一旦這種新的材料出現,要是不依賴印刷的話,那對整個印刷行業的沖擊將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未來我們也要嘗試向產業鏈上下游探索,或者參與設計、搭建全套服務平臺,也有可能為客戶提供數據服務,做直郵,總之要適應時代發展,做出改變。
基于ICC的數碼打樣偏色調整技巧印刷品營銷仍有力量 數字化無法完全代替英國“E包裝”實現緩沖材料“全循環”自動化、智能化是未來印后設備的發展方向寫真機打圖發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談談4大營銷組合策略:產品、價格、 渠道、促銷海德堡印刷機的特有結構分析北京印刷學院首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