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新技術(數字化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的服務領域、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嚴重沖擊傳統印刷領域,使很多企業陷入困境,對如何進行技術改造,如何進行轉型升級產生了困惑。
當前,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印刷產業發展向綠色、服務、高效、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新產品、新技術、新的服務領域,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技術研發進程加快,技術和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技術交叉融合和技術集成快速發展,這些變化嚴重沖擊著傳統印刷產業,大數據時代,印刷行業必須從傳統剝離出來,走向高科技與創新之路。
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新技術(數字化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的服務領域、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嚴重沖擊傳統印刷領域,使很多企業陷入困境,對如何進行技術改造,如何進行轉型升級產生了困惑。印刷業的未來主要在哪些領域,傳統市場與新興市場會如何變化,膠印機是否會被取代,下一步膠印技術會如何發展,數字化技術發展趨勢有哪些,印刷企業如何轉型升級,拓展業務,如何進行技術改造,是印刷企業普遍關心的問題。
一、印刷業未來的九個發展趨勢
1、對印刷業未來的九個趨勢分析。
①世界印刷總量是7200億美元,今后不會有大增長,膠印近幾年會略有下降。由70%下降至65%左右。但在亞洲東南亞仍是絕對主力。
②數字化技術會快速發展,按需印刷是未來必然趨勢之一。
③印刷業開始由傳統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
傳統企業不應僅停留產品印刷加工方面,而應與客戶拉近距離,在市場上樹立增值服務新形像,改變傳統模式,將工作重心放在解決方案和服務上面,而不是在產品銷售上,銷售經理要做的不再是一本報價手冊,而是提供一套解決方案,識別客戶的真正需要,引導他們選用新產品,印刷企業應被客戶認為是一家與高附加值相連的企業,而不僅僅是推銷印品。
④具有附加值的印品逐漸增多。
對具有新功能、附加值的印品需求上升,要大于對數字印刷的需求。
⑤印刷互動功有進一步明顯
無論期刊、雜志、商業印刷還是包裝、二維碼、rfid、個性化、,互動有很多方式,同時與數字通訊無縫銜接的產品也不在少數,印刷企業正意識到數字化對印刷帶來的威脅,而采用會擴大印品價值。如為一款印刷版的宣傳冊增加平版電腦和智能手機軟件相連功能,從而增加視頻、錄音等內容,擴大營業額。
⑥包裝和標簽印刷領域將持續旺盛增長
市場上有許多領域需要創新性、可帶來附加值的包裝設計。
⑦綠色印刷成為主戰場。
⑧印刷電子領域將得到快速發展。
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國家在印刷電子領域獲得較快發展?;ヂ摼W、rfid、柔性顯示器、光伏產品、3d打印等領域都在快速發展,國外的一些知名品牌企業及我國一些企業也在涉足這個領域。
⑨培訓教育領域會得到快速發展。
二、數字化技術,網絡技術、膠印技術發展趨勢及由此產生的新的商業模式
1、數字化技術得到快速發展。
①目前國際上知名的一些制造商在搞戰略合作,如海德堡、富士、小森、班尼·蘭達、利優比、三菱、柯尼卡等,戰略合作的特點是膠印機制造商與數字化技術制造商的聯手,共同開發數字化技術的市場,面向個性化的包裝、商務印刷及書刊印刷領域。
②以色列數字技術發明家班尼·蘭達的納米數碼印刷技術在2014年要有新的突破性進展,在印品質量、印刷成本、印刷速度、印刷幅面及承印物范圍上進一步接近或達到膠印水平。預計2016年將全面推向市場。
③書刊的按需印刷技術經過江蘇鳳凰出版集團近幾年的實踐有了實質性突破。鳳凰出版集團投資5個億打造數據資產,建數據庫,引進美國柯達公司高速數碼印刷機及深圳精密達印后裝訂設備,組成了按需印刷生產線(150米/分鐘),該出版集團投入資金分批選派人員出國培訓,在6個國家建立分公司,在國內建連鎖經營分公司,并注重對數碼印刷標準的學習和貫徹,該出版集團對書刊按需印刷提出4個零的目標,即通過網絡接單,實現與用戶零距離,通過貫徹色彩管理標準,做到異地印刷質量零差異,通過與合作的出版社簽訂版權保護協議做到合作者對版權零擔憂,通過按需出版印刷做到零庫存。2012年該出版集團數字化印刷產值已達到1億元,并且有了利潤。
④國內出版社、印刷廠都在關注數字化印刷技術對書刊出版、印刷的影響,因我國書刊印刷產值與庫存已形成倒掛,按需出版印刷是今后的必由之路。
⑤民族品牌的數碼印刷機及印后產品獲得快速發展。像以北大方正為代表的數字化印刷機制造技術,以深圳精密達為代表的適應短版本印刷的數字化裝訂技術已漸成熟,不但在國內與國外進口設備抗衡,還具有出口優勢,必將會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⑥國家政策已將生產型數字印刷機的進口列入進口設備免稅鼓勵目錄。“十二、五”末,數字出版總產出要求占新聞出版總產出25%以上,數字印刷總產出占印刷總產出20%以上。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柯達與奧西聯手 推出數碼印刷重磅產品印刷企業如何提高運營效率紫激光CTP優勢診斷印刷故障小常識微名片愚人節營銷搶先看,節日營銷指南及推廣雷區限塑環保難逃“七年之癢”魔咒2019年八大新營銷趨勢分析深圳公交可“私人定制”湊夠16人便可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