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印刷行業的并購事件頻頻迭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購與擴張的高潮。之前,我們回顧總結了2018年國內印刷企業的并購事件【印刷業頻現大筆交易,52億收購創紀錄,2018年印刷業加速并購與擴張】,我們發現大型印刷企業并沒有因為市場環境的低迷停下擴張的腳步,所謂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這正是經濟學中“馬太效應”的體現,亦是印刷企業所面對的市場環境。
其實,印刷業的整合不僅存在于印刷企業中,在印刷設備廠商中開始得更早,兼并重組的力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本文,我們主要回顧一些印刷設備廠商比較重量級的并購事件。
馬天尼收購柯爾布斯膠裝和書刊裝訂生產線
2018年1月29日,馬天尼公司宣布收購柯爾布斯公司的膠裝和精裝業務,同時接管柯爾布斯位于德國雷登(rahden)的工廠,并繼續為全球市場提供整機銷售以及零件和售后服務。柯爾布斯則將把重點放在包裝和紙箱業務,零部件制造和代工業務方面。
據悉,柯爾布斯的圖書裝訂業務被轉移到馬天尼新的業務部門,工廠繼續在德國雷登(rahden)生產。同時,柯爾布斯將繼續由首席執行官kai büntemeyer指導運行,并將把業務重點放在包裝和紙箱業務,零部件制造和代工業務方面。
約250名柯爾布斯裝訂部門的員工由馬天尼在德國雷登(rahden)的工廠接管;負責包裝和制箱業務部門的員工將繼續為柯爾布斯工作。在此基礎上,馬天尼將繼續印后4.0的推廣,繼續專注于為客戶提供印后裝訂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個性化的先進技術和高品質設備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馬天尼和柯爾布斯都是競爭對手,并且這兩家供應商都以制造高質量、高容量的最新裝訂材料和圖書裝訂設備而聞名,最終卻牽手走在了一起,也是不禁讓人感嘆命運的安排。
一波三折的收購 富士膠片施樂對簿公堂
2018年2月1日,日本富士膠片控股株式會社宣布以6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施樂公司的多數股份,將把這家美國公司合并到雙方現有的合資企業中去以擴大規模和削減成本,以便應對辦公室打印業務需求下滑的市場環境。
這筆交易的具體流程是:富士施樂(亞太)以61億美元從富士膠片回購75%的股份,而富士膠片則用這筆錢來收購施樂的多數股份(50.1%)。整個交易將在2018年下半年完成。
收購伊始,兩家公司對于此次收購皆是持樂觀積極的態度。當大家以為一切收購事宜將有條不紊地進行時,意外出現了。
昔日割據一方、相互競爭的兩位大佬們先是有意整合重組,再是停止收購,又是和解,又是對簿公堂,好不熱鬧?我們先按照時間線簡單了解整個事件的梗概。
2月13日,施樂股東darwin deason提起訴訟,稱這筆交易低估了施樂的市值,并要求終止富士施樂合資企業。
4月27日,針對富士膠片控股對施樂公司的收購提議,美國紐約州高級法院命令施樂暫停相關程序。法院認定被收購的施樂方面的判斷存在問題。
5月13日,施樂宣布,廢除與日本富士膠片控股達成的后者收購施樂計劃,該計劃或將作廢。施樂考慮對經營層進行大換血,研究收購的替代方案。
6月25日施樂公司新任ceo john visentin作出回應,稱其為“誤導性的談判策略”,并表示施樂公司在2021年技術協議到期后不會與富士續簽。
至此,二者的收購肥皂劇暫時告一段落。是結局or未完待續,最終二者是否會走到一起呢?這個懸念或許要留到2019年揭曉了。
海德堡收購mbo集團,大手筆加強數字印后產品線
當地時間10月2日,德國海德堡公司和德國mbo集團公司同步發布一震驚業界的消息:旗下擁有折頁機品牌斯塔爾的海德堡公司將收購全球知名折頁機廠商mbo集團。
據雙方官網信息披露,海德堡此舉旨在進一步擴充其數碼印后裝訂產品線,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數碼印刷市場的需求。同時,這一收購將會使海德堡公司獲得制藥行業的新客戶,而mbo集團的直郵產品也將擴充海德堡當前可提供給客戶的膠印相關產品組合。
據了解,mbo集團產品銷售額約為5000萬歐元,海德堡將借此機會擴大其印后產品線。此次收購內容包括mbo集團位于德國oppenweiler和bielefeld的公司,以及位于葡萄牙perifita的生產工廠,總共約有450名員工。海德堡的新聞稿特別提出,除德國公司外,mbo葡萄牙工廠也將為整個海德堡帶來
行業熱點:水性印刷開槽糊折疊機各機構點評又到一年買票時——教你鑒別新版火車票淺談不干膠標簽的燙金UPRINT推出U80熱敏收據打印機圖文快印企業應對銷售計劃管理問題的對策噴膠如何帶動包裝印刷業“1+1>2”的升級?UV網印油墨的創新與應用常識小黃人&小黃車:讓我們“黃”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