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是近年來互聯網領域最大的技術創新,迅速發展的移動網絡使得人們與互聯網的聯系越來越密切。而緊隨而來的是移動互聯網終端的爆炸式發展,以智能手機為主的移動互聯網終端改變了人們的上網方式同時也使得互聯網商務模式創新出現新局面。5月24日,《華爾街日報》網站刊文稱,中國市場智能手機用戶量的迅速增長,正改變中國電信(微博)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的原有商業模式和盈利格局。
以下為文章全文:
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量的迅速增長,讓中國電信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步伐看上去已較為緩慢。
截至今年4月,中國3g手機用戶量已達1.59億,為2010年底相應用戶量的三倍多。大量中國消費者通過他們的智能手機來訪問互聯網,已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國電信產業、互聯網搜索產業以及社交網絡行業的原有盈利模式。
在上述受到威脅的產業中,各大電信公司可謂首當其沖。匯豐銀行分析師塔克·格林南(tucker grinnan)估計,2011年期間,短信業務約給中國移動貢獻了15%的營收。然而隨著諸如騰訊微信等互聯網通信服務的崛起,傳統的短信業務已開始受到威脅。騰訊微信業務于2011年初發布,到2012年3月,該服務用戶量已增至1億。
在此期間,中國手機用戶的人均短信流量卻下滑了7%,這顯然絕非巧合。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巨頭,騰訊正進行業務重組,以將更多精力投向移動服務領域。
中國互聯網搜索市場同樣也面臨著挑戰。以營收額為標準,百度在中國搜索市場的份額為78%,其優勢地位看上去似乎堅不可摧。但實際情況是,百度的這種優勢僅局限于pc機搜索市場。易觀國際此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百度在移動搜索市場的份額僅為35%。為改變這一不利局面,百度前不久發布了低價智能手機,并同多家智能手機廠商達成合作伙伴協議,使這廠商出產的手機將百度作為默認搜索引擎。
即便百度的這項戰略能夠取得成功,移動市場的盈利能力也不如pc市場。相較于pc機的大尺寸顯示器,智能手機屏幕尺寸僅為3英寸左右,因此投放廣告的難度更大。而這種挑戰并不僅僅是針對百度,且對所有將網絡廣告作為重要收入來源的廠商而言,無疑都將極為不利。中國社交網絡人人網以及新浪,也在努力開發針對各自移動用戶的盈利模式。
對于中國移動和百度等實力雄厚的巨頭而言,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量的迅速增長,可能將導致這些廠商的現有收入來源受到擠壓。而對于作為后來者的社交網絡來說,智能手機的崛起,很可能使這些社交網絡的盈利能力進一步下降。
我國噴墨打印技術或已進入成熟期簽訂印刷合同的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跨界打劫:商家慣用的商業模式,屢試不爽!包裝油墨站在防偽與安全第一線網絡印刷研究報告:簡化工作流程作用大于訂單轉化膠印油墨的傳輸與轉移之油墨的疊印印刷企業的新三板上市之路需慎重如何看待印刷企業、傳統圖文快印店外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