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圖像色彩處理的技術 方法和要領

      發布時間:2024-04-15 點擊:100
      商品包裝的色彩是影響商品銷售的關鍵,是商品內容、技術性和用途的形式反映,所以處理好商品包裝的色彩,是凹版制版工藝的重中之重。色彩是個復雜的問題,各家制版公司花費在色彩控制方面的成本一直很難降低,色彩問題造成在人力,物力,時間上的浪費和損失很大。
      當然問題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由于當前我國凹版印前圖像處理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現在客戶來稿,用于掃描的優質的彩色反轉片,照片等原稿越來越少,90%以上都是廣告設計公司制作好的電子圖像文件,以mo盤(磁、光盤)為主,其大多數的圖質很差,盤內各種實物顏色與原實物顏色和客戶提供的彩稿顏色相差甚遠。因此,都需要調圖人員進行精心的調色和再創作處理,使圖色既要符合原實物的真實顏色和滿足客戶的種種要求,又要符合電子雕刻和印刷工藝術的規律可見,圖像色彩處理技術已成為凹印包裝層次版制版質量好壞的關鍵所在,行業稱之為是凹版制版公司首要的一張臉面。許多制版公司的領導都認識到,要改變客戶原稿質量是無能為力,只有自己強化色彩管理和大力培養調圖人員,用調圖人員較高的美工基礎,審美眼光和操作技能對客戶的電子圖像文件進行技術加工和再創作處理,來補償圖質差和色相不正確等缺陷,以提高產品質量。筆者認為,當前凹版制版公司一方面要盡力做好整個制版工藝的系統工程管理,做到穩定凹印打樣,調準數碼樣張,抓好電鍍工藝,規范電雕曲線,強化電腦制作,立足電分調色,保證顏色信息準確的傳遞和控制顏色信息在復制過程中的誤差;另一方面要培養更多優秀的調色人員,使他們具有一定的美工基礎,審美水平和對色彩的科學性,藝術性的認識,以及掌握凹版圖像色彩處理的方法和要領,同時還要了解凹版制版,印刷工藝的規律,把色彩配置規律和商品包裝產品的特點與印刷適性相結合,才能超越客戶的期望,做出優質產品。
      下面簡要介紹筆者十多年來,在凹版制版生產實踐中研究、總結的凹版圖像色彩處理的技術,方法和要領,供同行參考。
      一、凹版圖像色彩處理的理論
      根據商品包裝類產品的特點,凹版圖像色彩處理的理論是:應以被攝原實物的真實色彩為依據,按照人們的心里色彩進行處理,把原稿色彩和實物色彩與心理色彩三者之間協調一致進行完美復制。具體地說:就是在原稿(磁、光盤)色彩基礎上,以原實物的真實色彩為依據,按照人們的心里色彩進行再創作。達到一方面要全面忠于商品本來的顏色,突出商品的屬性;另一方面要滿足客戶的要求,突出色彩的飽和度,強調色彩的商業效果。
      方法上應采用工藝技術的還原與心里色彩的再創作相結合。所謂工藝術技術的還原性,首先要作好整個凹版制版工藝的標準化,規范化,數據化色彩管理,并結合以軟件為主的自動化色彩管理,使屏幕色,數碼打樣色與凹印打樣色盡量接近,做到數碼打樣色與凹印油墨打樣色的還原準確率要達到95%~98%。并在一定的印刷適性條件下,以凹印工藝術的四項基本標準(灰色平衡,階調設置,顏色校正,銳化增強)為準則,一是做好電分掃描的標準化還原的灰平衡曲線和校色量數據,保證原稿通過黑白場定后的掃描,經數碼打樣后就能還原原稿顏色。這里必須特別強調一個技術要領,“為要最終印刷出好的產品,該產品所需的全部信息,必須從一開始在掃描時就要從原稿中獲得,這好比要錄制好的音樂,首先話筒要好,否則,質量無從談起”。二是外來電子圖像文件,則通過圖色的調整,使數碼打樣圖色還原電子充分反映中的圖色或彩稿圖色。最終通過電子彩稿圖色。這是凹版圖像復制技術的根本,也是凹版圖像色彩處理的科學性所在,應當把它當作一門科學來對待。
      所謂心里色彩的再創作,這是因為顏色不僅僅是一種物理現象,而是受到人們心里因素的影響。因此,要在做好上述掃描標準化還原的基礎上,根據商品本業的顏色,按照人們的心里色彩,以及對原稿的缺陷和客戶的要求,運用photoshop軟件的各種工具進行技術加工和再創作處理,即對色彩作適度的夸張和渲染,使之既優于原稿,又能超越客戶的期望,更能滿足人們心里色彩的要求。這是凹版圖像色彩處理的藝術性所在,也是色彩處理的奧妙所在,應當把它作為一門藝術來對待,只有兩者緊密結合,才能高質量,高效率制作出優質產品。
      二、處理圖色之前,明確色彩依據
      版畫圖色之前,首先要明確色彩的依據是什么?要仔細看清工藝單,了解客戶對圖色的要求,是依據光盤調色、彩稿調色,是依據反轉片、照片、印刷品等原稿調色,還是只要求調到最佳,沒有明確具體的依據,這些必須做到事先明確。如果依據不明確或依據錯了,那么將前功盡棄。現在制版公司造成許多內外返工的一個原因就在于事先的色彩依據不清,不明確。
      第二要明確后工序的印刷適性。一是了解承印物是什么?是薄膜,還是紙張。如果是薄膜,是eopp膜、pe膜、珠光膜、光膜、亞光膜,還是pa尼龍膜,pet聚脂膜,熱合膜等等。如是紙張,白板紙,還是牛皮紙等。并了解各種紙張質地的松緊度、平滑度、白度等特性。二是了解油墨特性,是里印墨,表印墨還是天藍,桃紅墨?并掌握各種油墨的三項指標,帶灰、色偏及效率。
      第三要明確客戶是哪個印刷廠,該廠的機器是高速機,中速機還是低速機;并掌握該產品在該廠所用的印刷適性條件及其網點變化規律,特別是掌握能轉印出來的最小網點值和最大網點值是多少。如果不了解印刷適性,不掌握網點變化規律,那掃描設定,階調、顏色調整就沒有依據,必然是盲目的。現在許多制版公司與印刷廠之間產生的矛盾之一,就在于調圖人員不了解該產品的印刷適性及其網點變化規律,經常造成小網點轉印不出和顏色追不上凹印打樣樣張而揍皮。
      三、處理圖色的步驟
      處理圖色時,首先必須對“目的”和為達到此“目的”而采取的方法有明確的概念。也就是說,首先要弄清楚,根據這張商品包裝袋的圖色,應該制作出怎樣的圖色質量?反過來,要制作出預期的圖色質量應采取什么樣的技術加工和再創作處理,才能保證制作出符合“目的”的圖色效果,都要事先思考和分析得清清楚楚,做到心中有數。然后遵循色彩處理的規律,按其先后步驟進行調整,不能不分先后,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調整什么,從而造成盲目的、無效地來回重復調整。步驟如下:
       1.解讀原稿。操作之前,首先要用自己的審美眼光和凹工藝規律來解讀原稿,解讀這張包裝產品的主體是什么,商品屬性的特征是什么,印象中的實物色彩的特點是什么,分析對比光盤圖色與客戶提供的彩稿圖色有什么差別,分析光盤圖色中的灰色平衡,階調層次,色彩還原,銳化程度四項基本標準數據是否符合該產品的印刷適性要求,存在什么優缺點,并在頭腦里設想出,參考屏幕色把它調整處理到什么程度為最佳?
      筆者在實踐中體會到:事先對原稿解讀不解讀,解讀得深不深大小一樣,只有解讀深,分析透,設想高,即做到眼高,然后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加工處理;即做到手高,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出優質產品,若眼不高,手也無從高起。
      2.色空間模式轉換。目前外來的電子圖像文件有兩種色空間模式,一是gcr產生分色的grb模式;二是gcr產生分色的rgb模式已經轉換成了cmyk模式,現在大多數都是此模式,兩種模式都是gcr的長階調黑版工藝。因此,要把它轉換或調整為符合凹印包裝類產品的以三原色為主,黑版為骨架的工藝數據。
      第一種模式 只需按凹版三原色為主工藝的cmyk分色參數設置轉移即可,比較方便。第二種模式有四種轉換方法:自動計算法,填充法,選校工具調整法,二次轉換法。可根據原稿圖色簡單復雜情況擇優選用。
      在模式轉換時,對于cmyk分色參數的設置很重要,它將直接影響印刷效果,凹版最佳設置如(圖1):
      圖1
      3.圖像銳化處理。圖像處理第一步就要進行銳化,對掃描時造成的模糊進行調整,稱之為“校正性銳化”,因為銳化功能的調整會影響階調值和色彩的變化。筆者看到許多操作人員在色彩校正和階調調整之后再對圖像進行銳化處理,從而造成對已校正過的顏色和階調值發生變化,特別是高光區的小網點變小和暗調區的網點變大,出現圖像反差加大現象,還得重新檢查調整高光,暗調值。所以應先進行銳化,再作階調和色彩調整,暗調值。所以應先進行銳化,再作階調和色彩調整,則所有由于銳化所引起的階調和色彩變化,都被一起校正。同時在完成了整體階調調整和色彩校正之后,在存儲圖像之前,再作一些適度的銳化調整,稱之為“目標銳化”,也是必要的,這主要是補償后工序印刷失去的清晰度,及補償第一步“校正性銳化”的不足或過量,調整到從視覺上看,圖像的清晰度稍強調過分一些為佳,這對于保持最終印刷品的質量極為有利。
      4.灰色平衡調整。彩色圖像復制的一個關鍵就在于還原原稿中的灰色,并以灰平衡數據為準則,糾正原稿偏色。
      (1)掌握本公司凹印打樣適性和電雕曲線通過實驗得出的y、m、c三原色版按不同網點面積配比疊印后呈現中性灰色的數據。
      (2)灰平衡調整的重點是:需要層次的高光白色,25%、50%,75%四個部分的白色和灰色調,灰平衡比例值一定要精確,因為這四個部分的灰色調非常敏感,稍有誤差,就會偏色。
      (3)實踐經驗,灰平衡網點值配比,應以稍偏暖色為佳,灰色調稍偏暖,視覺感舒服,特別是許多包裝產品中的白瓷碗,白瓷杯等白色器物,稍偏暖的白灰色調效果會更好。
      (4)筆者在一些凹版制版公司采用里印,表印油墨,opp膜等適性條件,一般為:
      高光部分:c大于y、m1%;25%部分:c大于y、m3%~4%;50%部分:c大于y、m5%;75%部分:c大于y、m4%。如表一:
      c 93
      90
      80
      75
      70
      60
      50
      40
      30
      25
      20
      10
      6
      5
      m 89 86 76 71 66 55
      45 36 26 22 17 8
      5 4
      y 89 86 76 71 66 55 45 36 36 22 17 8 5 4
      5.階調層次調整。凹版圖像的階調層次處理,一是從理論上來說,要使印刷出來的圖像應該具有與原稿相同的密度范圍。因此應晝做到使凹印印刷適性所能再現的階調范圍與原稿的階調范圍相匹配,要把千變萬化的原稿階調調整到符合凹版電雕曲線和印刷適性的要求,使之達到凹印階調的極效范圍;二是要樹立“關鍵區”的思想,即要特別重視強調突出主體部分的層次質感,把主體部分各種亮度的顏色層次調整到最佳視覺明度,調整處理好三個“關鍵區”的階調層次。
      (1)調整處理好高光部分的層次。若原稿高光部分面積較大,又有豐富的層次質感,一是把極高光的三原色調整為0%,作為該圖像最亮部分;二是把需要層次的高光白色,將三原色版的最小網點值調整為印刷能轉印出來的最小網點值,并調整到中性白的網點值比例,也叫基礎白的設定。根據一般凹印適性,調整設定為c6%,m5%,y5%,c7%,m6%,y6%或c8%,m7%,y7%等。
      (2)調整處理好暗調部分的層次。若原稿主體部分處理在逆光、偏暗,調整方法:一是采樣點取圖像暗調部分的中性黑色,沒有中性黑色,取最深部分,調整設定c90%~93%,m86%~89%,y86~89%,k70%±5%,四色總和為330%左右;二是利用黑版拉開暗調最深部分與次深部分的層次。用層次曲線把最深部分的黑版調節到75%,局部最黑部分為80%,把次深中分的層次降淺到60%左右,使暗調層次豐富。
      (3)調整好處理中調部分的層次。中間調是圖像的重點所在,因此,控制好中點(m點)是重要的,因為中調的色密度層次深淺起伏很大,應把它調整到最佳視覺明度。一般以柯達反射梯尺的第7梯(m點)的密度0.78為準,把網點值調定為:c50%,m45%,y45%,k5%為佳,原稿中調色密度淺,應加深,色密度深,應減淺,都向最佳視覺明度靠攏。
      用photoshop軟件的cuyve曲線工具調節階調層次時應注意兩點:(1)明確層次曲線作用于階調層次的調節,應先調節階調層次,后進行色彩調節;(2)少用不用層次曲線工具調節色彩,因為層次曲線的變動會影響灰色系統和彩色系統的變動,若要使用,則要把所要調節的色彩用套索工具單獨勾出來調節,或鎖定局部層次段進行少量的調節。
      6.色彩處理。色彩處理是凹版彩色圖像復制成敗的關鍵,由于當前屏幕色與凹印打樣色做不到“所見即所得”,在一些色域,如青色、藍色系統存在著較大差距。因此,色彩處理時,不能以屏幕色為準,應以凹印所用的里印墨,表印墨,或天蘭,桃紅墨等不同特性的油墨,在eopp膜上表現出的色彩為依據,參照本公司印制的色譜,屏幕色作參考,重點以網點值數據來配置色彩。應在生產實踐中一點一滴總結,積累經驗,找出哪些色域存在什么誤差的規律,然后在調色時加以補償。
      色彩處理的標準:(1)首先掌握色彩真實的原則,即與實物色相比達到準確;(2)千方百計使調色后的數碼打樣色追上客戶彩稿樣色,經過電子雕刻后的凹印油墨打樣色要追上數碼打樣色,兩者顏色還原的準確率達到95%~98%,有些色域甚至優于彩稿;(3)盡量滿足人們心時色彩要求或客戶對色彩的要求。做到既忠于商品本來的顏色,又滿足人們心里色彩的要求,達到色彩的商業效果。
      用photoshop軟件的選擇校色工具調節色彩應注意兩點:(1)應先調一次色y、m、c,后調二次色r,g,b;(2)不要用選擇校色工具調節復色,因為復色屬于灰色系統,若用校色工具調節復色,共校色量大,校色作用小,校色過量會嚴重影響彩色系統的變化。若要使用,則要把所要調節的復色用套索工具單獨勾出來調節。
      7.藝術性處理。藝術性再創作處理和精細加工是制作高質量凹印產品的必要工作,如果沒有優于原稿,沒有滿足人們心里色彩的藝術性處理和精細加工,不能引起購買者和產品廠家之間的感情共鳴,也就不是好的制版印刷質量。因此,為了更好地表現各種商品實物色彩的特點,一方面要根據人們的主觀視覺心里色彩溶入到操作者的調節設計中,對畫面的重要色作藝術性的處理,即作適度的夸張的渲染,突出色彩的心里效果,使之符合人眼所感知的視覺真實效果;二方面不是簡單的作色彩飽和度調節,而是要升華到按照色彩配置原則,正確處理色彩的正常比例關系,明暗關系,冷暖關系,突出實物形體的立體感,空間感,輕重感;三方面做到精心修補原稿的顆粒,道子、臟點、不勻等弊病,達到產品干凈、光潔,細膩,清爽悅目的效果,使人們看了漂亮的的真實的圖色就會誘發出購買的欲望,這需要操作人員具有較高的審判眼光和對客觀實物色彩的領悟性,以及掌握色彩的配置規律。
      筆者在一些制版公司按照上述三方面進行精心的藝術性再創作處理和精細的技術加工,制作出許多優質產品,不但得到國內許多客戶和美術設計師們的高度評價,他們看了數碼打樣和凹印樣張后認為,與設想的效果一樣,認為是當前凹印商品包裝產品中的精品。而且得到美國、日本等一些國外客戶的贊揚,認為可與他們的同類產品媲美。同時這些產品都是一次凹印打樣成功,真正做到又好又快。
      四、色彩處理的方法和要領
      凹印商品彩色包裝產品的制版、印刷過程,歸根到底是顏色的復制過程,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制版公司的圖像色彩處理技術是否過硬,是否能調出客戶滿意的,更能超越客戶期望的圖像色彩。因為客戶首先看的是圖像色彩制得好不好,鮮艷不鮮艷,與彩稿相比,色彩像不像,與他心里所希望的色彩符合不符合等方面來評說制版質量的好壞。同時在包裝美術中,常有“遠看色彩近看花,先看顏色后看花,七分顏色三分花”的說法,這充分說明處理好包裝產品的顏色是何等重要。因此,應從實際應用的商業觀點,凹印工藝術理論極限的觀點和滿足人們心里色彩要求的觀點出發,結合商品包裝產品的色彩特點,按照色彩配置原則,根據凹印工藝術規律進行色彩處理。克服當前許多操作人員只是看著屏幕色隨意的,盲目的調色,有時把檸檬色調成橙子色,造成一次次的來回返工。因此,掌握色彩處理的10個方法和要領是重要的。
      1.色彩飽和度的處理。如何匹配飽和度,是色彩處理的重要環節,因為客戶都要求其產品的色彩飽和鮮艷,甚至達到過分的程度。實際上在處理時可以等量壓縮各種色彩或者損失某一部分色彩的基礎上,加強另一部分的色彩,有時使全部色彩的飽和度保持平衡,應根據原稿內容和主體色彩而擇優處理,并掌握如下要領:
      ①深度基本原色做足。
      把各種實地色塊如紅色、綠色、藍色等實地字和標志等圖案和不需要層次的深度基本色做足,一般客戶對這些標志色,都要求濃重、厚實、鮮艷。因此,該用100%就要做足100%實地,以充分發揮凹印油墨最大實地密度的極效,不能做成90%或95%就算了,雖然90%或95%的網點經印刷后會擴大到100%,但這與100%的實地印刷時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90%的網點只有在90%的網點區域內密度達到實地,而擴大的5%或10%區域雖然有油墨,但油墨較薄,密度達不到實地密度效果,所以從視覺上來看,90%或95%的網點擴大為100%的油墨密度就沒有100%的實地密度那樣厚實、鮮艷。
      ②保持深度基本色中的層次。
      (a)深度基本色的網點階調值范圍為65%~90%,80%以上是凹印網點擴大最多的區域,容易造成層次并級。
      (b)對于這個區域需要層次的基本色,應在強調實地色塊飽和度足的前提下,注意保持深度基本色中的層次,不能為了強調實地密度飽和度足,而造成深度基本色中的層次并級,也不能注意了深度基本色中的層次,而影響飽和度的不足。處理要領,要把需要層次的深度基本色適度降淺,使之與實地密度拉開距離,從而達到兩全共美的效果。
      ③中調區的基本色做足。
      中調區的網點創調值范圍為35%~65%,這是物像的主體部分,是處理好色彩的關鍵區域。要重視把物體中調基本色調節到最佳飽和度,要領是在該色相需要色量的基礎上,再加深5%左右,以突出物體色彩的視覺效果。如紅花,其亮中調的m色需要色量為40%,可加深至45%,使紅色更加飽和鮮艷。
      ④高光、亮調區的淡色調做足。
      a高光區的網點階調值范圍為1%~10%,凹印有效的淡色調為5%~10%,5%以下的極淡色因凹印小網點轉印不出而損失。
      b亮調區的淡色調網點階調值范圍為10%~35%。高光區和亮調區更是色彩處理的關鍵區之一。
      以上兩部分的色量由三個原因的影響而造成色量不足,一是由于凹印工藝小網點轉印性差的影響;二是由于掃描時的光量等級與色量矜持的影響;三是外來盤,由于設計人員只顧拉大高光反差,從而造成高光及高調區的淡色調嚴重不足,而這個區域的淡色調又是人們注目的中心,這一點往往又不被操作人員注意,致使許多產品淡色調平淡不飽和,甚至損失。因此,要有意識地把這個區域的淡色調基本色作加深處理,應以該色調需要色量的基礎上再加深5%左右,如淡粉紅花,其m色量需要10%,應加深至15%,從而使淡粉色飽滿。這里一個關鍵技術要領在于要把最淡的基本色與極高光或白紙拉開距離。如淡黃色、粉紅色、淡青色、淡綠色等基本色作加深處理,這樣既能表現出淡色調飽滿。又能使高光突出,這是使凹印產品精品化的技術秘密之一。
      2.色彩明亮度的處理。商品類包裝產品,要求色朋明亮鮮艷,處理要領:
      ①要做足亮、中、深調的基本色,只有基本色做足,才能使色彩鮮艷亮麗,原則是基本色可足而不可淺。基本色不足,色彩就灰暗。
      ②要把高光調至亮調的鮮亮色彩,盡量用原色或間色組成,充分發揮三原色油墨純度的極效來表現色彩的明亮度,不用或少用相反色。因為從顏料混合理論上講,顏料越加越暗,如在亮調的鮮艷色彩中加入相反色,色彩就灰暗。
      (a)橙子色,橘紅色,在高光調至亮調部分不能放相反色c版,若放一點兒c版,橙色,橘紅色就灰暗不明亮,橙子,橘子中的層次質感由y、m基本色來表現。
      (b)鮮艷的翠綠色,高光調部分不能放相反色m版,若放m版,翠綠色就灰暗不明亮。
      (c)人物膚色,特別是卡通片一類人物面部膚色面積小,在高光調至亮調y、m色版的20%以下不能放相反色c版,若放c版,膚色就灰暗不明亮。具體應從什么部位開始放c色版,因根據人物明暗層次長短和y、m色版的網點值深淺而定。
      當然高質量的四開、對開掛歷和宣傳畫片的美人照等人像相片,應放c版,以充分表現膚色的色彩變化和立體感。
      3.色相準確性的處理。商品包裝類產品,一是特別強調與實物本來顏色的準確性,要使畫面的色彩真實地表現實物的面貌和特征。若與客觀實物的色相不準,把西紅柿色做成橙色,那么復制就失敗。二是特別強調復制圖色與客戶彩稿圖色的準確性,現在客戶要求相當“苛刻”,要求每一部分的顏色都要與彩稿圖色一致,若有一點兒不符就要返工重調。因此應掌握如下要領:
      ①首先明確客戶要求圖色的依據,有依據則盡量按依據調色,沒有依據,只要求調到量佳,那么要根據客觀實物的真實色彩,結合心里色彩進行再創作處理。
      ②當前許多客戶都要求追彩稿圖色,由于屏幕色與數碼打樣的色域有差距,要準確追上彩稿圖色確實挺費勁。筆者采取的方法是,先把電分圖或外來圖像文件,進行數碼打樣,然后對照分析數碼打樣色,屏幕色與客戶彩稿色三者之是,在哪些色域存在什么差距,做到心中有數,最終以客戶彩稿圖色為準,參照屏幕色,以網點值數據進行有目的,有方向的,準確的調色,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避免一次次重調重打數碼樣,有的要反復重調重打6~7次甚至10幾次。
      用網點值數據配色方法:一是測量屏幕色的網點值數據與彩稿色的深淺相比進行調節;二是參照本公司印制的各種油墨特性的凹印樣色譜上的網點值數據進行調節。做到精心,精藝,一絲不茍地追上彩稿,保證數碼打樣圖色與客戶彩稿圖色的準確性達到95%~98%,使之得到極效的發揮。
      ③重點處理好固有色相的準確,固有色是物體本來的顏色,要準確再現。方法是a.確定該物體的固有色是什么;b.確定固有色的基本色是什么色相;c.測量其需要層次的最深原色或間色部位是否達到90%~95%,不需要層次的實地為100%;d.確定固有色的相反色是什么色相;e.測量其最鮮亮部位的相反色是否達到0%。
      (4)處理好物體亮面和暗面色相的準確,物體亮調面的色相,受光源色的影響,是光源色和固有色的綜合,一般呈光源色的色相和色性。物體暗調面的色相,是固有色和環境色相混合,其色彩總帶有光源色的補色傾向,處理好亮調面和暗調面色彩的準確性,可以表現出物體色彩變化豐富,體現出產品質量的高檔次,這需要調色人員更高的審美水平和操作技能。
      4.色彩主從原則的處理。調節色彩時,必須從畫面的整體出發,強調主體部分的色彩一定要飽和,突出,襯托色彩要輕淡,暗些,不能不分主從,隨意調整,更不能主從顛倒。
      處理色彩時,要注意整體色調與局部色彩有關系,在調節局部色彩時,要緊密整體,在高速襯托色彩時,要考慮它與主體色彩的關系,一定要保持色彩的正常比例關系。
      目前凹版制版要求圖色的特點是,既要強調主體色彩的準確性。因此許多電分圖色的準確性。因此許多電分圖色和外來盤的圖色幾乎都要進行局部細節的調整,有的圖色都要一塊一塊勾出來單獨調整,這樣往往注意了從屬色彩而忽略了主體色彩,從而造成色彩的主從不分,甚至喧賓奪主。這是造成目前凹印包裝產品色彩處理簡單化,低檔次的一方面。
      ③要分析清楚一幅畫面色彩的主(起主配作用的色彩),從(起襯托作用的色彩)關系,一般規律是:主體色彩飽和,突出,明亮,襯托色彩輕淡,虛些,暗些,它的作用是襯托主體,千萬不能把襯托色調整的太深,太鮮,太亮,不能喧賓奪主。當處理色彩的主從關系與透視規律發生矛盾時,應以主從原則為主,處理好色彩的主從關系,是高質量產品的必須。
      5.色彩立體感的處理。商品包裝產品大都采用攝影原稿(反轉片,照片或數碼相片等),要正確處理攝影照片中對光、物、影的關系,首先要處理好物象的光線明暗關系,把三大面的明暗層次表現出來,突出物體的立體感在二度空間的照片畫面上,表現出物體形象的立體感,縱深感和環境的空間感,這是使凹印包裝層次版精品化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處理要領如下:
      ①正確處理物體的明暗關系。當用色彩表現物體明部和暗部時,一定要保持物體光照時所呈現的明暗關系,有了明暗對比,才能托出物體的主體感。方法一是基本色要有深淺層次變化,不能把中調基本色調得比暗調深,這時要特別注意一個問題,外來電子圖像文件由于采用gcr工藝,其黑版替代了互補色,從而造成物體暗部基本色出現逆轉的缺陷,即暗部的基本原色淺于中調基本原色,這樣暗產的基本原色不足,力度就不夠,也就托不出物體的中調部分。因此,必須把它單獨勾出予以加深,增強物體的立體感二是用互補色表現物體的輪廓層次和明暗對比關系,注意不能把物體暗部的互補色去得太多,造成色彩過于明亮鮮艷,從而失去了物體的明暗關系和立體感。
      ②正確處理色彩的色量與光量等級關系。調整色彩時,注意不能把亮調部分的色量超過中調部分的色量,不能把中調部分的色超過暗調部分的色量,要保持色彩的色量與光量等級的深淺比例關系,不要只注意了一塊塊強調色彩而失去色彩的正常比例關系,從而失去物體的立體感,給人一種平淡,不舒服的感覺。
      ③正確處理好黑版的階調。充分利用黑版表現物體的輪廓層次,托出物體的立體感,關鍵是處理好黑版的階調知短。應在短階調骨架黑版基礎上,根據原稿暗調至中調的面積大小,適當延長黑版的調子,增強物體的立體感。
      6.色彩連續這度調子的處理。食品、種子等包裝產品的攝影稿,都有三大面的部關系,即亮調面,中調面和暗調面,而且色調又互相銜接自然,有連續過渡的調子,而凹印工藝術又總是往兩頭拉大反差,即高光容易淺,暗調容易深,從而產生調子生硬脫節現象,即亮調淡色計損失,中調色調淺,深調色調過量并級,產生硬口沒有連續過度的調子。因此,掌握如下處理要領是重要的。
      ①首先理解每種物像三大面的關系,及其色調的連續過渡性,把圖像反差調整到凹印印刷適性范圍內。
      ②a.把亮調與亮中調的色調銜接自然,把高光區的淡色調稍作加深處理,使淡色調與亮調過渡自然。b.把中調基本色一是與亮調,二是與深調保持有連續過渡的調子。
      ③處理好連續過渡色調的關鍵技術在于對主色版的調整,即暖色調的m色版,冷色調的c色版,做到既有三大面的關系,又有和諧統一色調,給人以色彩飽滿,柔和協調之感。同時還要注意黑版的連續過渡調子,重點是在做漸變風時,在出網與絕網處和75%~90%區域要銜接得過渡自然。
      7.色彩跳躍區的處理。
      ①處理好80%網點跳躍區的色彩。根據凹版雕刻滾筒網點和opp膜打樣和印刷網點增大的規律,是隨著階調加深,有網點增大和網穴深度的同時變化,其網點增大隨百分率比例遞增,呈直線增大狀態,越往暗調增大越多,越急。而80%區是一個網點轉折的跳躍區,80%以上的網點呈直線增大,顏色層次極易并級,80%以下網點增大比較緩和,一般都能印出層次。如(圖2)所示。因此,這里要重視一個顏色處理的要領,應把最深的基本色,如大紅基本原色與處在暗調的,網點值在80%~85%區域以的肉色、茶色等復色拉開距離,把暗調的復色降淺到80%以下,為75%~78%,以避開80%這個網點跳躍區。如(圖3)所法。
      圖 2
      圖 3
      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打樣,印刷時印足大紅實地色,另一方面又可使暗調的肉色、茶色等復色既不冒紅,又保持層次,取得兩全其美的效果。
      ②處理好5%網點跳躍區的色彩。根據雕刻滾筒對小網點容易損失和因高光調墨稀而影響opp膜打樣和印刷時的小網點轉移性差的規律,5%以下小點一般機器轉印不出來,影響高光淺色調的色量不足,并容易與極高光絕網部分并級。因此,要有意識地把高光調的基本色稍作加深處理,以避開5%這個網點跳躍區,既保證高光調色彩飽滿,又使高光淺色調不出現硬口、脫節、粗糙弊病,處理好兩個網點跳躍區的色彩是提高凹印彩色層次版產品質量的兩個絕招。


      社會化營銷:關系與內容
      印刷品的階調調整操作示例
      智享AI智能名片是什么?怎么使用?
      造紙、印刷、包裝業巨頭開啟海外建廠模式
      CIP 機器故障處理的九個秘訣
      色彩管理技術助力藝術品復制
      純B\S架構印刷ERP將開辟印刷業信息化管理新紀元
      富士施樂獲2017日本政府節能最高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仙踪林|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精彩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