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工藝中的幾個難點在正常條件下,傳統的凹印工藝要達到上述指標要求應該是不難的。但是,由于生產過程中的影響因素較多,給控制溶劑殘留帶來一定的難度。
1.凹版電子雕刻凹版的網穴一般呈倒棱錐體,網穴深度50-60um,受形狀的影口向,棱錐體網穴底部的油墨在印刷過程中很難轉移出來,實際網穴的深度一般在30-40um。久而久之,容易發生堵版現象,特別是高光部位的小網穴更容易發生堵塞,造成印品上小網點丟失。雖然通過調節刮刀位置或干燥箱熱風可以緩解或減少此類問題酌發生,但并不是總能奏效。
因此,許多操作人員不得不采取向油墨中添加慢干性溶劑(如二甲苯、丁酮、丁酯等)的做法。這些慢干性溶劑的沸點較高,必須要掌握好添加量,否則就可能埋下溶劑殘留酌隱患。
2.油墨凹印油墨以溶劑型油墨為主,近年來國內市場上雖已出現了凹印性油墨,但還沒成為主流油墨。溶劑型油墨有苯類與非苯類之分,苯類油墨正被逐步淘汰。溶劑型凹印油墨使用的各類溶劑均可形成有毒、有害的排放氣體。
凹印油墨常用樹脂一般有聚酰胺、聚乙烯醇縮丁醛、氯化聚丙烯、聚酯等。不同酌樹脂對溶劑的釋放性不同,有些樹脂對溶劑的釋放性差,但印刷適性好,價格又比較便宜,往往成為主流產品。但是,軟包裝印刷廠在使用這種油墨印刷軟包裝產品時也容易發生溶劑殘留問題在印刷過程中,為了避免小網點丟失或油墨“假干”現象,干燥箱的溫度不能設定太高。
3.凹印機最后一組印刷單元距離收卷單元過近,使印刷后的薄膜在油墨沒有干透的情況下就收卷,這也是造成溶劑殘留的極大隱患。為此,應調整收卷部位的位置。筆者以前使用的凹印機就是在印完最后一色后不馬上收卷;而通過導輥傳遞,再回到第一色組前的部位,這樣就增加了很長的一段干燥距離,使溶劑能夠充分揮發,盡可能減少溶劑殘留量。
4.干法復合干法復合時,涂膠量、烘干溫度、復合速度、復合機排風量、排廢系統等的設定,都會影響到復合產品的溶劑殘留量。然而,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并非易事,不解決印刷階段殘留的溶劑,干法復合控制得再好,也于事無補。
怎樣的端午營銷方案讓業績3天翻3翻!InDesign好用在哪?設計排版5大優勢!這么干,你的廣告快印店就垮了...結晶體光澤印刷工藝淺談北京高中生開發出“3D打印切割雕刻一體機”惠普2020hc噴墨打印機可與激光打印媲美簡析德魯巴2012上的印后工藝裝備盜版書含鉛重影響兒童健康 綠色印刷讀物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