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中國人對“危機”這個詞,也許有人直覺說它只是有“危險”感覺,那是負面而悲觀的看法,因為危機中不只含有身落萬丈深淵的危害面,但仍保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機會存在,只是要如何渡過危險和阻礙難走的路段是最困難部份,一旦走過了就有機會化險為夷和獎賞。也就是說在引進數字打印設備,不只是生產和流程面的技術性安排,更重要是如何找尋市場及創造市場,而如何找到有利基的市場,相信不只是靠努力更需要思考和智慧的創造。
若說數字打印在1993年開始面世,就比1995年面世的ctp印版輸出科技早,但ctp在15年發展下已非常成熟,先進國家已達90%普及率,而數字打印在中國卻只占2~3%的使用率,這又為什么呢?
在海外看見很多成功模式的人,在中國要推動數字印刷,卻只有極少數成功案例可循呢?明明在國外做得很好的營運模式,在臺灣、中國卻行不通,這可能是國外環境和國內環境不同,其實在營運模式上臺灣的“網絡印刷”,搶走了短印量到極短印量的工作,原本印制五十份、一百份、兩百份印件的工作,以平印單獨開版印制的花費成本大、時間長,應該是無版打印承接工作的大好機會,而今卻拱手讓給每天數以千套印版生產的合版業者,他們是以找到其它工件湊在一起,分攤版費的合版服務上,使價格更低且可在次日交貨,大大阻撓數字打印在臺灣的發展。像商標、小量包裝在國外都用數字打印解決,而中國的人手多、肯低價承接的有版商標印刷機,卻負隅頑抗再少量的不同規格的商標也可以承印,價格又蠻合理的,諸如此類的不同生產和營運背景考慮,并沒有很明顯的是非之別,而是先卡到位的咬牙苦撐著,想進入卡位的新科技必須祭出更高的時效、成本、服務和防偽效果,才可以打入這個本來很容易進入的市場,創造新的應用模式。
綠色印刷周年思考 印刷行業百年布局排隊兩小時的網紅奶茶,到底有什么營銷策略?科彩FM1100冷熱兩用覆膜機印后整飾 標簽點睛之筆3D打印機出貨總量2020年將超過670萬哈爾濱1.2萬余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一門一次”第184期積分制管理培訓班競選勝出班組長-交流沙龍數碼打樣與傳統印刷有差異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