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涂膜覆膜工藝是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從美國興起,當它的優勢逐漸體現出來后,很快被人們所認前在國內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印刷品。目前,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每年需要預涂膜的量為1.5億美元,折合薄膜的量為15億平方米,約4萬噸;在歐洲的大部分國家以及亞洲的的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這些國家或地區,預涂膜的用量也占到60%以上;在南美洲、非洲的一些國家,預涂膜覆膜也正在被人們所逐漸認識和使用。因此,預涂覆膜成為覆膜的主要工藝,己經是勿庸置疑的發展事實。
預涂膜走進中國始于上世紀90年代,當時除了進口預涂膜外,國內只有極少數的企業可以加工低檔高溫預涂膜,后逐漸有人用輥涂法生產預涂膜。直到2002年中國才有了和國際上一致的預涂膜產品,且制造企業不斷增多,年產量也達到了萬噸級的水平。但想在中國很快實現全部使用無公害的預涂膜還有一段距離,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目前在國內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印刷品經過預涂膜覆膜后,再進行軋線、凹凸、折疊、模切,在上述被處理的地方易出現預涂膜和印刷品之間產生分離現象,這個現象俗稱脫膜。產生脫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預涂膜和印刷品之間的附著牢度不足而引起的。
在我國,最初實行的是有機溶預涂劑膠覆膜工藝(又稱油性即涂覆膜)工藝,1991年第一部《覆膜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就是對有機溶劑覆膜質量標準的一個界定和要求,在以后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即涂覆膜工藝占據了中國覆膜工藝的絕大部分的市場,預涂覆膜工藝誕生后,由于其出色的表面效果,往往給操作者和專業人員一個錯覺:即便是沒有達到預涂覆膜的工藝要求和條件,覆膜之后的表觀效果也要比即涂覆膜好得多。這時覆膜牢度(預涂膜膠層和印刷品之間的結合力)并不足夠大,在這樣的條件下,對覆膜產品進行軋線、凹凸就容易產生起膜問題。
正是諸如起膜問題的出現,給業內人士一個錯覺,為什么看起來如此漂亮的覆膜效果有時卻不如看起來相對較差的即涂覆膜更具后加工優勢?印刷產品的設計、印刷品所用原料(紙張、油墨)、印刷技術、覆膜設備、覆膜工藝、缺乏環境保護意識、缺乏健康意識等問題的存在,再加上預涂覆膜的價格劣勢,制約了預涂膜覆膜工藝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 。
南京復印機綠色產業園“暖冬行動”為快印企業送暖印刷企業標準化建設六步走揭秘高考試卷印刷的神秘面紗績效考核關系到團隊的生存和發展絲網印刷技術流程及印刷要點標準分析迪拜將首現高逼格3D打印辦公樓加拿大科學家研究帶病毒包裝紙,用于延長鮮肉保質期發光字LED模塊安裝時需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