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專題講座,討論加快發展先進制造與3d打印等新技術新裝備的運用和制造問題。李克強在會上強調要以向智能制造轉型為關鍵,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依托,頂住經濟下行壓力,依靠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推動中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轉變。
政策護航助力行業發展。我們認為,在當前國內經濟疲弱和外部風險加劇的背景下,國務院專題講座重點討論先進制造與3d打印等新技術,表明高層對經濟結構轉型勢在必行的態度。意味著“新常態”下,經濟結構轉型頂層環境設計可能就此加速。
從而為以3d打印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帶來較好的發展機遇。
相對于傳統的機械加工,3d打印工藝具有以下3個特點:1)產品形狀結構的設計自由度大幅提高,并且形狀復雜度的提高幾乎不會帶來額外制造成本;2)制造流程簡化,制造的數字化程度和設備的通用性水平進一步上升;3)原材料利用率提高,生產廢料減少。
3d打印前景明朗,業務增速將上升。根據wohlersassociates的統計和預測,2014年3d打印市場規模就已達到41億美元,結合我們對行業的了解:許多大型企業將這一技術內部化,相關產品通過內部交易來實現,真正意義的市場應用規模可能高于機構的統計預測。此外,伴隨近幾年來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在不同領域的逐漸滲透,行業增速較之前明顯上升。結合政策面和行業自身特點,我們認為3d打印產業未來還將加速發展。
3d打印未來最有可能在航空航天、醫療、模具和工業設計領域大放異彩。基于3d打印的工藝特點,這一技術適合用于生產制造1)小批量、個性化2)或者對于形狀性能要求較高,以及原材料使用率對成本影響較高的行業領域。從這一角度來講,航空航天屬于后者,醫療和工業設計屬于前者,而模具制造在這兩點上則兼而有之。
從行業跟蹤的結果來看,3d打印在這些領域的滲透日漸增強;未來增速有望進一步提高,從而爆發出強大的技術生命力。
從打印材料消耗和附加值看,有望成為產業盈利甜點。3d打印的產業鏈包括上游的材料生產,中游的設備制造和數控軟件,以及下游的三維模型設計和打印服務組成。從材料的消耗量和附加值來看,現階段是整個產業鏈最賺錢的環節。根據海外部分研究機構的調查結果表明,較低價位的商用3d打印機材料每年每個系統通常在$3,000-$5,000元的范圍,但高端系統可以很容易地消費$12,000-$20,000,甚至更高。此外,我們預計系統制造商通過與材料企業合作共同開發材料種類,未來將會出現一些具備代表性的第三方材料廠家。
英國數碼噴墨印刷公司快速成長之路簡介佳能LiDE 700F掃描儀利盟、兄弟等國際知名打印設備商參加澳洲回收組織圖文快印企業如何讓績效考核不流于形式能源成本轉嫁下游 包裝制品易漲難跌從英國的市場變化看印刷行業未來發展三菱將布局珠海金屬3D打印業PageMaker顏色管理系統(CMS)的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