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油墨是20世紀70年代起源于美國的一種新型特殊油墨,是指在油墨中加入了具有結晶性能的化合物。液晶油墨,從制作方式上看,屬于微膠囊結構油墨類型;從應用上看,屬于熱敏性的溫致變色油墨范疇。
1 液晶油墨的組成
液晶油墨主要由水溶性樹脂、液晶膠囊、助劑、連結料、消泡劑等組成,是將封閉在微膠囊中的液晶及助劑等分散在連結料中配制而成。其主要成分如下。
1)液晶
液晶是具有液體流動性,又具有與晶體同等化學性質的物質。對電場、磁場、溫度、化學環境及應力等條件非常敏感。
2)膠囊
由于液晶是介于液體與晶體間的有機化合物,它不像普通油墨可以直接加入連接料。為避免液晶被其它物質污染,以保證呈色效果,需將液晶包裹在微膠囊里,再與連接料混合制成微膠囊油墨。微膠囊的囊壁是由明膠、阿拉伯樹膠、甲醛、醋酸、氫氧化鈉等組成。
3)其它
水溶性樹脂主要是丙烯酸共聚物乳液,具有較好的耐久性和力學強度; 連接料為水基樹脂,常用的有水溶性聚乙烯醇、水溶膠性樹脂;消泡劑為丙三醇。
2 液晶油墨的配制
將1份明膠和12.1份蒸餾水配成水溶液,加熱至55℃時加入70%膽甾壬醇鹽、25%膽甾醇氯化物、5%膽甾醇肉桂酸鹽的液晶熔融物,然后用攪拌機將其分散成直徑為15~30μm的粒子。在另一個容器里按質量調和1份阿拉伯樹膠和95.6份蒸餾水,溫度控制在55℃,慢慢加入明膠水溶液, 使ph值調至4.85。當混合液冷卻至15℃時,混入25%戊二醇水溶液,用脫水機洗凈脫水成為濃縮膠囊料漿,再混合10%聚乙烯醇水溶液,制成液晶微膠囊油墨。
3 液晶油墨的呈色機理
液晶整體形成螺旋結構,當光從平行于平面排列的螺旋軸方向入射時,就被分成左旋光和右旋光兩種圓偏振光。其中一種成分的光被透射,另一種成分的光則全被反射。這種現象稱為圓偏振光二色性。在膽甾型液晶選擇光散射頻帶兩側的波長區域內,具有很強的旋轉性,并且在光散射頻帶左右旋光的方向各不相同。因為大多數膽甾型液晶的螺距對溫度都有很強的依賴性,所以,只要溫度稍有變化,選擇散射光的波長(顏色)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通俗地講,液晶的成色機理就是:利用其對特定波長光選擇性反射而形成的。液晶油墨正是利用了液晶的這種特性,使液晶在微弱電流和溫度的影響下,晶格發生變化而顯示出明暗圖案與色彩, 液晶的反應溫度是-100~700℃。
« 1 2 »
環保督查再強化,9月底將關停所有排放不達標企業惠普公司擴大裁員計劃尋求轉型出路不干膠標簽印刷各方式的橫向比較全國33家造紙廠廢紙降價,最高下調200元/噸!日本研發最輕啤酒紙箱深圳排污申報由審核改為登記中國經濟呈現新常態:察勢者智,馭勢者贏HP88A硒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