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11日。霧霾覆蓋下,東部大部分地區變成不透明的灰色。北京是氣溶膠污染最嚴重的地方。氣溶膠定義為懸浮在空氣中的固態粒子或液態小滴物質的統稱。氣溶膠粒子能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附著在呼吸道上,甚至在肺部沉積下來,危害健康。(該圖由海洋寬視場遙感器捕獲)
2004年10月3日。在2004年11月2日下午至11月3日下午,靠近渤海的華中地區上空形成一層霾。由于北京等大城市車輛污染日益嚴重,加上燃煤電廠、家庭供暖和烹飪的影響,華北平原常常面臨空氣質量差的困擾。該區域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擴散,西邊的太行山脈阻擋了霧霾。
2005年2月28日。耕地流失和水資源短缺,是13億人口的中國所面臨的糧食安全挑戰。而這張圖揭示了華北地區農業生產的另一大威脅:區域霧霾。
2006年9月20日。中國東部的天空更加混濁,霧霾與云層混合,而黃海附近的海岸相對清澈。
2007年7月27日。在這幅圖像中,霧霾與云層混合,顏色更深,呈彌漫狀,厚得足以完全遮擋北京,低處的霧霾附著在北京城北的地勢低洼處。2007年,bbc新聞報道了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中國空氣污染增加導致部分地區降雨量減少。
2008年7月21日。2008年8月8日至24日的北京奧運會和9月6日至17日的殘奧會即將舉辦,北京實施了新的措施減少污染。到2008年7月20日,污染控制措施生效。除了出租車和奧運車輛,汽車單雙號限行;大多數建筑工程停止施工,北京周邊天津和唐山的工廠關閉。
2009年10月28日。最厚重的灰棕色霧霾集中在了低洼的黃河谷地和華北平原西部靠近呂梁山的地區。
2010年6月25日。平滑的灰色陰霾沿著陸地低處蔓延,滲入平原西側和北側的呂梁山的山谷。黃河隱藏在不透明的空氣之下,分散的白云在一大片陰霾中隱約可見。
2011年2月20日。上午11:35拍攝,部分區域灰棕色的霧霾太厚了。當時,北京機場的一個氣象站報告了3.1公里的可見度,下午晚些時候下降到1.8公里。
2012年1月10日。霧霾覆蓋了華北平原,使得交通困難。根據新聞報道,北京機場在上午時間取消了43次航班,延誤了80次,可見度降至200米。整個平原地區省份均報告低能見度。
2013年12月7日。2013年12月,中國遭受一場嚴重的大氣污染。厚重的霧霾帶從北京延伸到上海,距離約1200公里,污染的空氣呈灰色。雖然中國華北、東北地區經常面臨極端霧霾的爆發,但擴散到南方卻不太常見。
2014年10月9日。厚厚的霧霾覆蓋了華北平原,霧霾幾乎掩蓋了該地區的可見物,包括中國最大城市北京。
2015年12月7日。華北地區被厚霾覆蓋。霧霾從北京向西南延伸了數百公里,至陜西西安附近的關中平原低洼地區。北京對空氣污染發出了第一次“紅色預警”,學校停課,汽車限號,一些工廠停止運營。
2016年12月6日。12月4日,中國東部多地發出橙色警報,重度霧霾覆蓋全國大片地區,北京機場的乘客不得不放慢了腳步。
印刷中哪些顏色最難印?網絡科技在不斷促使印刷方式的改變3則營銷寓言小故事對數碼快印企業的營銷啟示我國柔印行業發展面臨多“瓶頸”待解從長江日報內部大改,談傳統紙媒的轉型如何清洗膠印橡皮布方正書版,引領業界潮流(附公司介紹)微細瓦楞紙板直接膠印體現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