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曾有品牌印刷商面對客戶,做過這樣一項調查:客戶到底需要印刷商為他們做什么?
統計來的答案非常開放:第一,客戶需要廣泛的產品和服務能力,不僅僅限于印刷;第二,有競爭力的價格;第三,能在網絡上直接下單;第四,能夠在除印刷之外的其他專業領域,提供專業的支持、建議和指導。
這項調查,未見得是美國印刷商轉型的前奏,但卻指示了轉型的主體方向:從以產品為中心,轉型為以客戶為中心。
美國印刷商逐漸認識到,客戶付費購買的,并不是印刷產品和服務,而是希望達到的市場宣傳和溝通效果。基于此,印刷設備多么先進、印刷產品多么漂亮、印刷價格多么低廉,都不是最重要的,幫助客戶在他們的客戶那里推廣,在終端客戶那里達成有效的宣傳和溝通,才是更本質的使命。
用2個真實的例子,也許能更好地詮釋這種轉型。美國連鎖加盟服務公司(fsi)在美國有300家加盟連鎖門店,是知名的加盟連鎖服務商。它旗下的一家門店,為波士頓的一家連鎖餐廳提供這樣的外包服務:①印制菜單、菜譜、外賣單;②印制放在桌上的臺卡,臺卡上設有二維碼,掃描進入網站,可以注冊成為會員,獲贈禮品;③承印員工工作服、工作帽、馬克杯、環保袋、打包袋等;④幫助管理微博官方賬號、微信公眾號,幫助維護推特和臉書上的公眾賬號,幫助發帖、拍照、集粉等等。
另一家門店為一個要去參展的客戶提供的整體營銷解決方案,除了各種材質和形式的印品、小禮品外,還包括為其設計電子郵件模板,向目標用戶發送宣傳活動信息;借助二維碼、微信等工具,在展會現場搜集用戶信息;展后幫助分析用戶數據,篩選潛在用戶等等。
如上2個例子中,服務模式的轉型是非常明顯的:印刷材質,已從紙張擴展到各種介質;所提供的服務,已從傳統印刷,延伸到各種新媒體技術手段,甚至需借用大數據分析工具。由此,印刷企業所倚重的地理位置不再重要,印刷質量和響應速度不再唯一,甚至人脈關系也不再如此關鍵,而尋找能夠給客戶帶來更多價值的機會與方向,研究開發更多新的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設計組合針對不同業務類型客戶的整體營銷解決方案,則變得非常必要而迫切了。
過去7年多的時間里,美國6萬多家印刷企業,只剩下2萬多家。而那些幸存并發展著的企業,正是主動迎接變化、努力尋求轉型的佼佼者。當然,變革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員工的能力提升、新業務的學習與融合、各種資源的匹配與調整,都需要印刷企業積極面對,考驗著他們的信心與堅持。
回到國內市場。相比美國市場,中國印刷企業雖然不再享受兩位數高速增長的“增長福利”,但所面臨的經營大勢和自家的小日子,也還未如美國印刷同行那般壓力。但是,正如美國fsi總裁的觀察與分析,“今天的中國市場,就是10年前的美國市場。”
10年的應對期,其實并不算長。是做溫水青蛙,還是積極轉型,10年后的生死榜上,會有最有力的證明。
標簽種類全接觸你是否對網絡印刷有這樣的誤解?彩色全息制版常用光源及其選擇雪上加霜 柯達專利自衛戰或將落敗光盤網版印刷制版技術流程詳解如何提高標簽印前設計和制版水平簡述手機殼彩印機的優點解讀印刷機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