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組在上甘嶺陣地上印刷傳送的捷報傳單,顯得格外珍貴。它們曾在上甘嶺戰場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些捷報傳單大小不一,字跡也不十分規范。經過戰火的洗禮,紙張已經泛黃,破舊不堪。就是這樣的一些捷報傳單,當年在上甘嶺戰役中,從一個陣地傳入另一個陣地,從一個坑道傳入另一個坑道。戰士們爭相傳閱著英雄的事跡和勝利的消息,受到深深的鼓舞和激勵。
1952年10月24日,上甘嶺戰役仗越打越激烈。勝利的消息和英雄事跡源源不斷地從作戰指揮部里、從由前方下來的運輸員和傷病員的嘴里傳來。于是,參加上甘嶺戰役的某師為了讓這些激動人心的消息傳遞給每一個戰士,便成立了一個“火線出版社”,社址就設在師政治工作指揮所坑道的一個小角落里。這里面臨時搭起的一個3尺多長、1尺多寬的木板就是他們的工作臺。整個“出版社”由3人組成,每人都身兼采訪、編輯、刻印和發行。為了及時、快捷地將消息傳到前沿陣地,他們晝夜不停地采訪、編輯、印發,有時甚至手里拿著油墨滾子就站著睡著了。即使這樣,還有許多勝利消息和英雄事跡不能及時編印出來。隨著戰役的繼續深入,捷報的發行數量越來越多,工作越來越困難。當表面陣地被敵人控制以后,與坑道部隊的聯絡就更困難了。許多送捷報的通信員、運輸員在通往前沿坑道的路上負傷了、犧牲了,就再派人員接著送。他們力爭及時地將捷報送到每一條坑道里,讓每一條坑道里的指戰員都能及時了解整個戰場的情況以及志愿軍各級首長對他們的關心、慰問和鼓勵。
設在運輸線上的鼓動站,經常來往于指揮所接受任務的指揮員、通信員、開會的干部、報告情況的偵察員、筑路和架橋的工兵、送飯的炊事員等,都是義務發行員。捷報源源不斷地傳送在上甘嶺的各個陣地上。英雄的事跡鼓舞著戰士們英勇戰斗,勝利的消息鼓舞著戰士們創造更大的勝利。
移動電子商務發展已經勢不可擋廣西定點印刷將統一優惠10個點印觀察 | 七步做好設備的預防性管理!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 近九成用戶使用手機上網“二馬”并駕齊驅入股中國平安德魯巴亮點之旅——德魯巴2008能貼上噴墨的標簽嗎?眾品牌加入新塑料經濟承諾,帶來550億美元商機金、銀墨的組成分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