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紙損耗的控制是降低成本的關鍵,原紙大約占紙箱成本的60%~80%,具體數值要視紙箱產品的附加值而定。例如,異型箱的原紙大約占產品成本的60%,而對于紙板來說,原紙大約占成本的80%或許更高。按照占紙箱成本的70%來計算,每減少1%的原紙損耗,就意味著增加0.7%利潤,等于每百萬營業額將增加7000元的利潤。對于一個年產5000萬的紙箱企業,1%的原紙損耗就等于損失了350萬元的利潤。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也是為什么國內外紙箱企業都把重點放在減少原紙損耗上的原因。
原紙損耗的來源
原紙損耗來自企業內部的各部門:
原紙采購不當:需要的紙質或幅寬沒有現貨,不需要的紙質或幅寬卻有庫存,互相替代就會造成浪費。
原紙庫存損耗:原紙采購不當就會造成庫存過多,從而造成庫存損耗,例如原紙表層損壞、報廢等。
紙板生產損耗:瓦楞機每次換紙都會產生原紙損耗,控制換紙次數是有效地減少原紙損耗的辦法。
紙箱成型部損耗:過多半成品(wip)的庫存是造成原紙損耗的主要原因。
紙箱成品庫存損耗:為了滿足客戶及時送貨(justin timedelivery)的要求,成品庫存必不可少。然而存貨占地、占資金、占員工,可能因客戶不再需要等各種原因造成損耗。
紙箱退貨損耗:因不合格品造成紙箱退貨、報廢。
上述的各種損耗之和為原紙總損耗。準確地監控各部門的損耗是降低損耗的先決條件。作為企業的一員,你能準確地知道每日各部門的損耗嗎?
控制與減少原紙損耗的關鍵
1、通過標準化,減少原紙類型
每種紙質與幅寬的組合是一個類型,例如k125+100(牛卡125g,幅寬1000cm)。過多的原紙類型是造成原紙采購不當、原紙庫存過多、瓦楞機換紙次數過多的主要原因。國外紙箱廠的原紙類型比國內同等紙箱廠要少很多(大概僅是國內原紙品種的20%~50%)。從局部來看,某個訂單的裁邊增多了,但從整體來看,原紙采購與庫存的管理、瓦楞機換紙次數都可得到很大的改善。作為一個企業管理人員,在訂單的裁邊優化與原紙總耗損的控制之間尋找平衡點是一個挑戰。
2、管理到每一卷原紙
每一卷原紙都有“生命”周期:成卷入庫與出庫,殘卷入庫與出庫,直到用完。成卷入庫與采購訂單相關,出庫與生產批號或時段相關。一旦建起這種關系,就可以追蹤原紙損耗的來源,從中找出降低原紙損耗的方法。
3、對殘卷的管理
成卷出庫上瓦楞機,一卷用不完的可能性極高,剩下的殘卷的登記(也意味著工作使用的原紙的登記)對追蹤原紙損耗的來源極為重要。
國內一些紙箱廠對管理到每一卷原紙的做法不以為然,認為增加了倉庫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對入庫來說,工作量是增加了,但對庫存管理、盤點、追蹤原紙損耗等的工作量將大大減少。即使在國外,工作人員的薪金大大高于國內的情況下,國外紙箱廠都是管理到每一卷原紙。原紙在紙箱成本中的比例大大高過一兩個庫存工作人員的薪金,實際上這是個觀念問題。
噴墨設備的日常保養主要有哪些方面?3D打印鋰電池已成為現實2015標簽行業全球大獎可免費申報模切壓痕加工中常見故障及處理京東無人車送貨 快遞小哥笑了!瓦楞紙箱尺寸和強度設計跨界融合是傳統紙媒產業超常規發展的一大動力數碼印刷市場的商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