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20日,2012中國數字出版年會在京舉行,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孫壽山表示,數字出版昭示著出版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我國數字出版面臨產品形態單一,核心技術相對落后,國外企業大舉擴張等挑戰。新聞出版總署將完善數字出版相關政策、法規制定和數字出版配套管理措施;引導財政、稅收等政策向數字出版產業傾斜。
數字出版產業面臨著新問題和新挑戰。孫壽山指出,總結起來,有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傳統出版業向數字化轉型中出現產品形態單一、投入與產出存在距離等。盡管目前大多數出版單位都已認識到數字出版的重要性與迫切性,但現有投入絕大多數集中在建立數字出版小平臺和既有內容數字化兩個主要方面。數字出版收入在出版單位總收入中所占比例不高。反觀國外,2011年世界6大出版集團的數字出版業務收入已占到集團總收入的20%-30%。
其次,核心技術研發相對落后,商業化應用開發不足。近年來,在以觸摸技術、顯示技術、識別技術、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為代表的核心技術方面,我國的研發創新能力嚴重不足,致使在生產環節上,又陷入代工、仿制、惡性競爭。
對于少數處于領先地位的數字出版技術,商業化應用開發嚴重不足。以語音技術為例,科大訊飛(002230)的智能語音技術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頂尖的,但在應用方面,還是被蘋果搶占了先機。
第三,國外大型數字企業向國內大舉擴張,我國數字出版企業如何應對,是迫在眉睫的一大挑戰。
近年來谷歌、微軟、臉譜等國外大型it公司相繼介入數字出版領域;蘋果、亞馬遜等既有的數字出版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大肆擴張;培生、企鵝、愛思唯爾等跨國出版集團,數字化轉型成效斐然,這些行業巨頭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
目前我國數字出版企業多是小而散、利潤低、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中小型企業;而大型出版集團競爭力又不夠。來勢洶洶的境外大軍,讓我國數字出版企業的成長期與機遇期也變得極為有限。
第四,管理運營體制面臨新的形勢變化。面對日新月異的數字出版產品、層出不窮的出版業態,我國在內容質量把關、數字版權保護、市場資質準入等監管層面顯得力不從心。最為典型的是,相當數量并未取得資質的企業在從事數字出版活動,未能及時有效納入管理范疇,留下了監管空白。
另外,幾乎所有的傳統出版企業都建立了數字出版生產部門,但管理體制機制依然沿用舊模式來管理新業態,不適應數字出版的產業特點、發展規律、經營策略等諸多方面。
嵊泗養殖漁船安裝“二維碼” 掃一掃信息一目了然營銷與生產結合 降低紙箱生產成本聚焦打印耗材市場,硒鼓行業規模將超100億美金印刷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究竟是怎樣的?解析膠印機調速電機故障2012 InterTech 大獎——Avatrex Transportable Imaging表印和里印的印刷色序要這樣安排由打車軟件補貼大戰看網絡印刷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