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炒的沸沸揚揚的美國《新聞周刊》印刷版終于復刊,這期復刊號于當地時間7日開始對外發售。《新聞周刊》的這期復刊號封面文章“比特幣的面孔”引發了很大爭議。這篇文章聲稱找到了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并涉及不少有關此人的個人信息。
美國著名時政雜志《新聞周刊》(newsweek)重新恢復發行印刷版。這期復刊號當地時間7日開始對外發售。
《新聞周刊》的這期復刊號封面文章“比特幣的面孔”引發了很大爭議。這篇文章聲稱找到了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并涉及不少有關此人的個人信息。
這位《新聞周刊》提到的中本聰是一位現年64歲的日裔美國人,如果他真是比特幣的創始人,那么他也可能擁有數億美元計的比特幣。此人現在正被媒體追逐,他否認自己與比特幣有任何關聯。
外界很快對《新聞周刊》的報道產生兩點爭論,一是這位《新聞周刊》發現的中本聰是否一定就是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二是在報道中確認比特幣創始人身份是否算是“侵犯隱私的行為”。
美國《紐約時報》7日針對《新聞周刊》的報道刊發長篇文章“比特幣的神秘創造者據稱被發現”,文章對《新聞周刊》的報道也不乏疑問之聲。
隨著爭議越來越多,《新聞周刊》7日晚些時候發表聲明作出回應?!缎侣勚芸吩诼暶髦腥χС治恼伦髡?,堅稱報道基于事實。聲明還同時呼吁媒體同行和廣大公眾“不要感情用事”。
記者7日從紐約一家書店買到這期《新聞周刊》復刊號。這期雜志在這家書店中并沒有擺放在顯眼的位置,在琳瑯滿目的各色雜志中只露出了《新聞周刊》的一角。
這期《新聞周刊》有68頁,封面文章“比特幣的面孔”位于雜志的中心位置,但篇幅并不是很長,算上配圖等也總共只有7頁。
記者注意到雜志偏重于報道國際新聞,篇幅較大的仍要數烏克蘭局勢。如同多數西方媒體一樣,雜志也站在親烏克蘭的立場上講話。其他報道還包括敘利亞局勢、阿富汗戰爭等。
《新聞周刊》是2012年底決定停止發售印刷版的。2012年印刷版的停刊號封面采用一張黑白照片,標題是“最后一期印刷版”,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時隔一年多后,目前的《新聞周刊》高層傾向于認為,在發行電子版的同時恢復印刷版應該對雜志前途更有利,因而又決定重新出版印刷版。
關于平面設計中字體的設計和編排UV光固化如何減少印刷停機時間?企業管理者應該懂的六大管理問題兄弟 MFC-230C多功能一體機簡析封套關于數碼印刷的優勢和缺陷的簡要分析國產噴繪寫真機與進口噴繪寫真機有何區別?無水膠印有什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