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淮河路,一棟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辦公樓,安靜地隱藏著孫迪先生的工作室。
過道兩邊懸掛著印有書法和草木花卉的宣紙卷軸,想來采用的是他獨有的宣紙印刷術吧。憑借著幾十年的探索和不斷創(chuàng)新,他終于找到一個用宣紙連通兩岸文化交流的媒介,甚至走上了國際舞臺。
安徽是宣紙的故鄉(xiāng),將這種千年紙與印刷工藝結合起來,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他用了十多年時間,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將這項技術發(fā)揮到極致。
由于宣紙本身質地柔軟、吸水性強,他跑遍了全國的宣紙廠、染料廠、設備廠甚至出國考察,反復試驗,最終選用了最好的紅星雪宣,自己學設計,對印刷的整個過程進行督導。
文化展陳是宣紙印刷的應用平臺之一,看到用自己設計的展板印刷出來的成品效果,孫迪總有一種成就感。
“我們都是自己設計、自己制作展板、自己裝裱,這樣才能質量有保障!”
這項工作進行到現在,孫迪帶領著手下團隊已經不知道創(chuàng)造出了多少作品,工作室里陳列著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成品,包括全套《康熙字典》,未展示出來的光是種類就有家譜、線裝書等幾十種,其中一種叫長卷,聽說最長已經可以做到八百米了。
最讓孫迪自豪的,是他將宣紙印刷服務于皖臺交流。
2014年,孫迪和他一箱子幾十幅卷軸,第一次到臺灣去做劉銘傳的事跡展覽。
提起“臺灣近代化之父”劉銘傳,孫迪對這位合肥老鄉(xiāng)充滿了敬意。
當年,劉銘傳面對法國已經燒到臺灣海面的戰(zhàn)火,慷慨主戰(zhàn),于1884年7月16日到達基隆。之后法國戰(zhàn)敗,劉銘傳在1885年出任臺灣首任巡撫,向西方積極學習一系列先進措施,將臺灣帶入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
孫迪將劉銘傳由“抗法保臺”到建設臺灣的一系列輝煌戰(zhàn)績,用宣紙印刷的畫傳形式,呈獻給海峽對岸的年輕人,想要告訴他們,自己所處的土地之所以繁榮,其實是因為劉銘傳最開始的治理有方。
近期,孫迪還主辦了“劉銘傳兩岸大學生動漫設計大賽”,用漫畫體現關于劉銘傳的99個故事,真正實現了讓“年輕人”、“大學生”學習臺灣歷史,參與傳統(tǒng)文化交流的愿望。
今年9月3日,孫迪把“孫立人將軍軍旅圖片展”搬入了有“南方西點”之稱的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這也是孫立人曾經學習過的地方。
25歲的孫立人在普渡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后,在美國橋梁公司任工程師,不久,決意改學軍事,進入弗吉尼亞軍校,從此步入軍旅生涯。
在1932年“一·二八”抗戰(zhàn)時期,孫立人把中國傳統(tǒng)教育和美國軍校的教育方式結合起來,制訂出適合自己部隊需要的訓練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與眾不同的訓練操典,被大家稱為“孫氏操典”。
緊接著便是抗日戰(zhàn)爭,孫立人率中國遠征軍遠赴中緬邊界,戰(zhàn)績彪炳,從而有“叢林之狐”稱呼,更被西方軍事學家譽為“東方隆美爾”。
在圖片展上,孫迪精選了中美兩國國家檔案館以及臺灣地區(qū)有關人士珍藏的300多幅二戰(zhàn)時期中、緬、印戰(zhàn)場老照片,以中國古老書畫裝裱技術,手工精裱而成的50幅立軸式展板,在宣紙上為孫立人將軍留下歲月的寫真、記憶的定格、情感的回顧、精彩的瞬間。
帶去美國的卷軸在制作上又增加了難度。在第一批成品被否決后,一切卷土重來,更改背景顏色,重新編排版面布局,縮短楣桿長度,并且為中文段落配上英文翻譯,而這全部設計,都由孫迪一手包辦,效果之好,在業(yè)界的影響力之大,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這也體現了宣紙印刷的一大好處。在孫迪的“印刷專用宣紙的制造工藝”專利出現之前,想要向別人展示圖片或資料,往往繁瑣,不便攜帶,一旦印于紙上,便“卷起來就可以帶走”,不會產生折痕,也更加精致大氣。
孫迪的目標是要把宣紙印刷技術和水平展示給更多國家,他對文化的探索,對兩岸和世界的交流做出的努力也將像宣紙一樣長久地保留下去。
宣傳海報印刷的價格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產品書本印刷的發(fā)展新趨勢宣傳折頁印刷如何更符合要求常見紙張外觀質量紙病有哪些?北京企業(yè)樣本印刷的成功要素膠印印刷中紙張皺折、發(fā)皺的原因及解決辦法上海企業(yè)畫冊印刷多少錢涂布紙和不涂布紙張給畫冊印刷帶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