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術仍然在造福人類,但隨著上世紀90年代初激光照排技術的革新,活字印刷已悄然淡出歷史舞臺。但在龍口市黃山館鎮點子村,卻有這樣一位仍然掌握著這失傳鉛板活字印刷術的手藝人,劉全杰。
劉全杰,今年53歲,從事印刷行當已有34年。當年19歲的劉全杰跟著廠子里請來的師傅,開始學習鉛版活字印刷術。那時印刷廠的印刷流程大致分為鑄字、揀字、排版、印刷、切割、裝訂幾個環節,印刷廠內的字模室里收錄了中華字典里全部文字,再加上不同字號的字模、數碼、標點符號,一個字模庫里的字架上就放置了上萬個字模。劉全杰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才熟練掌握這些字模。
后來,劉全杰便跟廠里的幾位師傅承包了印刷廠。為了經營好印刷廠,劉全杰還托朋友去煙臺學印刷技術,并四處收集好的模板和印刷機。隨著先進印刷技術的出現,鉛版活字印刷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印刷廠經營難以維系,合伙的老師傅先后離開了。然而,劉全杰仍然對這些老機器戀戀不舍,一直保留下來。現在這些寶貝老式印刷機、刻字機、字模架等都被劉全杰珍藏在老屋子里。劉全杰稱,他會一直將這門手藝保存并傳承下去。
樣本印刷制作應具有的特點有哪些上海不干膠印刷工藝及細節解析上海無紡布在無紡布袋印刷中的運用如何提高上海畫冊設計的效率印刷兒童畫冊書刊需要注意的地方什么類型畫冊設計印刷對印刷公司資質證書有特殊要求?禮品包裝盒設計印刷方案中的藝術創意主要表現畫冊設計印刷中設計方案應用軟件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