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鋁燙印是利用專用箔,在一定的溫度下將文字及圖案轉印到塑料制品的表面。其優點在于該方法不需要對表面進行處理,使用簡單的裝置即可進行彩印。此外,還可以印刷出具有金、銀等金屬光澤的制品。本文將對燙印使用的材料,工藝,以及在燙印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做一些介紹。
電化鋁燙印的材料:
電化鋁燙印的主要材料是電化鋁,也叫燙印鋁。是由聚脂薄膜基片和轉印層構成。
燙印箔的種類:可以分為卷筒箔和單張箔。還可以按照承印物的種類來分:比較常用的有1#;8#;12#;15#;18#通用簽。按照色澤分,比較常用的有:金銀箔、棕紅箔、淺藍箔、黑色、大紅、綠等。
1#電化鋁:適合燙印在底色是淺色墨、質地較為松軟的紙張、皮革、漆布、絲綢以及有機玻璃或塑料表面。
8#電化鋁:適合燙印于紙張、漆布、皮革。
12#電化鋁:適合燙印有機玻璃、硬塑料、及部分上光紙表面。
15#電化鋁:能夠于塑料薄膜、軟塑料制品表面燙印。
18#電化鋁:電化鋁適合燙印在底色是深色墨和粗線條的紙產品,皮革上。
燙印的工藝質量和影響因素:
電化鋁燙印實際上就是利用熱壓轉移的原理,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作用下,熱熔性的有機硅樹脂脫落層和粘合劑受熱熔化,有機硅樹脂熔化后,其粘結力減小,鋁層便與基膜剝離,熱敏粘合劑將鋁層粘接在燙印材料上,帶有色料的鋁層就呈現在燙印材料的表面。
燙印步驟有以下幾步:1. 燙印箔與基材接觸。2. 施加熱和壓力。3. 卸除壓力,聚脂薄膜脫離。4. 進給燙印箔,更換將燙印的印件。
質量:受電化鋁與承印材料之間的燙印適性、速度、溫度、壓力影響以及燙印版的質量、裝版和熱版技術、電化鋁張緊度和燙印機機況等綜合因素的影響,燙印的質量也會有所差異。
完美的燙印主要取決于,溫度、壓力、時間。
燙印溫度:當燙印溫度過高會出現使燙印印跡失去金屬光澤、起泡、邊緣不清晰、糊版等故障。當燙印溫度過低,會出現燙印不牢、字跡發毛、甚至無法燙印。
溫度適用標準:
1# 80℃~90℃; 8# 75℃~90℃; 12# 75℃~90℃; 15# 60℃~70℃; 純金 80℃~130℃; 色箔,金銀箔 70℃~120℃。
壓力:
壓力過大會導致糊版或印跡變粗,當壓力過小,燙印箔與承印物無法粘附,并且不能對燙印的面積進行剪切。
燙印速度:
實際上反映的就是燙印材料和承印物間的接觸時間,直接影響到燙印的牢度。
快:會燙印不上或印跡發花。
慢:既會影響燙印質量,又會影響生產速度。
8#和12#電化鋁適宜的燙印速度是18~30張/分鐘;15#適宜的燙印速度是18~22張/分鐘;1#電化鋁的適宜速度是40張/分鐘。
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進行燙印的時候速度一般是不做改變的,也就是說,速度是常量,當條件變化的時候我們一般通過改變溫度和壓力來適應條件。
幾種燙印解決方案:
銅板紙印品的燙印:
1.對于含有蠟質的實地版,采用五層紗布包松香在燙印部位擦拭,數量多的用沖淡墨加390粘合劑和390白燥油印一次。
2.有時候在燙印的時候會出現反拉,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
a)由于印刷品底色墨層沒有干透。
b)淺色墨上過多的使用白墨,由于白墨的顏料顆粒比較粗,連接料之間結合力比較差。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印刷品表面粉化(由于連接料過分在承印物表面向下滲透,導致顏料顆粒析出于墨膜表面)。可使用亮光撤淡劑加干燥油再來一次。也可以使用分離力較小的電化鋁燙印。
金卡紙的燙印:
特點:1.涂層。其表面涂層相當于預先印了一層金屬色,表面光滑,滲透性差,油墨不易粘附,最好使用合成紙專用油墨印刷,墨量要小,盡量薄印,而且噴粉不能過多,印跡完全干燥以后才可以燙印。解決燙印的另外一個途徑在燙印前需燙印的地方印上薄薄的一層底色。
燙印助粘材料
燙印助粘材料是指由于燙印材料本身無粘結能力或粘結能力不夠、燙印粘不上印跡時所用的助粘材料。使用助粘材料可使燙印材料在無足夠粘結能力的情況下,經加熱燙壓與被粘物牢固粘結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燙印效果。燙印的助粘材料主要有兩類:
1.粘料粉(粘料粉指粉末狀的助粘料)
主要有松香粉、蛋白粉、燙金粉三種。
這三種少而均勻的涂布于被燙印物表面,能夠有效的輔助燙印,缺點是無法在表面過于光滑的表面附著。
2.粘料液(粘料液指液狀的助粘料)
主要有蟲膠和蛋白液兩種。
在實際工作中金屬箔(如赤金銀箔等)和色片類燙印時,必須使用助粘料,因為這類燙印材料本身均無粘結能力,或粘結能力較差。在燙印電化鋁或色箔時遇有燙印不上時,在其它條件都正常的情況下,也可使用助粘料,從而達到燙印牢固的目的。
附表:
電化鋁燙印的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案
現象
原因
解決方法
燙花或燙印不牢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壓力輕或溫度低
b.燙印材料與被燙物不符合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加大壓力或增加溫度、時間
b.選用合適的燙印材料
燙印后無光澤、糊版不清晰
燙印溫度過高、壓力過大
降低溫度、減輕壓力
同一塊版燙印后壓力不等
圖文面積大小懸殊、壓力不均
將大面積圖文壓力加大,可用墊紙方法校正,以調整大小面積的壓力相等
燙不上或燙跡脫落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燙印材料與被燙物不符合
b.燙印材料膠層質量不佳
c.溫度過低、壓力過小
d.無助黏劑或印刷時噴粉過多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選用合適的燙印材料
b.暫時換用,檢查其質量
c.重新調整溫度和壓力
d.使用助黏料,清除印刷噴粉
相同材料、正常燙印中的好時壞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材料質量不穩定
b.溫度或壓力不正常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檢查材料質量、暫時換用并做記錄
b.檢查溫度、時間、壓力,并調整
燙印細線條圖文斷線不清晰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被燙印物花凹凸過大
b.壓力過輕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凹凸過大的花紋面料不宜燙印細線圖案
b.加大壓力和溫度彌補
燙印后漏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被燙印物花紋過深
b.壓力小、溫度低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加大壓力
b.提高溫度5℃
燙印后字跡棱角不明顯
燙版不平或燙版本身字跡的棱角就不突出
a.上燙版前檢查燙版圖文是否便條,不合格的要修理
b.將字跡棱角部位,在下版上墊高
凹形燙版燙后不出凸印跡
底版上版墊出凸形或凸形墊的不合適
將底版燙跡處墊起同樣凹形版的凸出面,并應光滑產整適當
燙印色片或金屬箔不黏結或黏結不牢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沒加助黏料
b.溫度或壓力等不適當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織品類封面要加助黏粉,光滑無孔或少孔封面加助粘液
b.燙印溫度要適中
微刺激政策推動印刷業轉型升級麥安迪數碼印刷系統亮相美國標簽展注意這4件事!廣告牌制作就成功一半了!李毅中:打造3D打印增材制造產業鏈 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油墨控制系統在報業印刷中的應用可變數據快速增長 美國膠印市場比重跌至6成最受歡迎財務裝訂機:金典GD-50S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五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