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不干膠標簽印刷方式以凸印為主,所用油墨以uv油墨為主。在不干膠標簽印刷過程中,因油墨問題引起的印刷故障時常發生,嚴重影響正常生產。筆者與不干膠標簽印刷企業有多年的接觸,憑借實際生產經驗,將對不干膠標簽uv印刷中兩類常見故障——油墨干燥不良和墨層脫落的原因及解決方法作具體解析。
油墨干燥不良故障
原因一:墨層太厚,走紙速度過快或uv光照射時間不足
在大面積實地印刷過程中,由于上墨量太大、墨層太厚,印品表面的墨層在干燥過程中會出現表層完全干燥而底層干燥不徹底的現象,即假干現象。除了墨層太厚之外,走紙速度過快、uv光照射時間不足也會引起uv油墨假干現象。一旦出現油墨假干現象,在后工序加工過程中很容易導致印品表面的墨層脫落。這是因為干燥不徹底的油墨底層與承印物表面的結合牢度較差,使得墨層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刮蹭而脫落。
解決方法:對于采用專色uv油墨印刷實地的活件,配墨時盡量將專色uv油墨的顏色配深一些,這樣在印刷過程中可以通過深墨薄印的方式使油墨底層徹底干燥,增大其與承印物表面的結合牢度。同時,還須保證合適的走紙速度和充足的uv光照射時間,若走紙速度較快,須提高uv燈的功率,以保證油墨干燥效果。
原因二:uv燈功率不足
uv燈功率不足也是導致uv油墨干燥不良故障的原因之一,這與不干膠標簽印刷企業的日常生產操作有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所有uv燈都存在一個有效的使用壽命(一般情況下為800~1000小時),當uv燈的使用時間超過了其使用壽命,雖然uv燈還可以繼續工作,但其功率已經大大下降。而標簽印刷企業出于成本的考慮,對超過使用壽命的uv燈并沒有進行及時更換。
(2)更換了uv燈后并沒有將uv燈的使用計時器歸零,導致uv燈的使用時間已經超出了使用壽命卻全然不知。
(3)不注意uv燈的表面清潔,長時間使用后uv燈的反光罩太臟,造成uv燈的反射能量損失(反射能量可占到uv燈功率的50%左右)。
(4)uv燈功率配置不合理,如有些全輪轉不干膠標簽印刷機每組uv燈的功率只有2000瓦,這樣的配置明顯偏底。據了解,目前國內全輪轉不干膠標簽印刷機每組uv燈功率的合理配置基本在3000瓦以上,國外設備由于其印刷速度較快,每組uv燈的功率基本在7000瓦以上。
解決方法:首先,不干膠標簽印刷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uv燈使用管理制度,保證uv燈在有效的使用壽命內工作,及時更換已經超過使用壽命的uv燈,并對更換了uv燈的機組注意將uv燈的使用計時器歸零;其次,定期清理uv燈的反光罩,減少其反射能量的損失;再者,根據設備的結構特點合理配置uv燈的功率。
原因三:油墨超過保質期或油墨添加劑過量
一般情況下,uv油墨的保質期為1年左右,如果超過保質期,則印刷后可能因油墨中的光引發劑失效而導致油墨干燥不良。另外,在印刷生產中,為改進uv油墨的性能,經常需要在油墨中加入調墨油、撤黏劑等添加劑。如果添加劑比例過高,則可能導致uv油墨過稀而造成干燥不良。其實,uv油墨本身就具有觸變性,即在墨輥剪切力的作用下會變得越來越稀。而且,印刷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后,墨輥之間會摩擦發熱,進而降低油墨黏性。
解決方法:首先,保證uv油墨在其保質期內使用;其次,建議uv油墨添加劑的比例在夏季時不超過3%,在冬季時不超過8%。
原因四:不同顏色的uv油墨干燥程度不同
試驗表明,不同顏色的uv油墨對光譜的吸收性不同,因此在同一功率的uv燈下,不同顏色uv油墨的干燥程度不同。如白色uv油墨可以直接反射光線,黑色uv油墨會對光線形成漫反射,品紅色uv油墨對光線的吸收效果較好。根據筆者的經驗,四原色uv油墨干燥的難易程度從難到易依次是黑色、青色、黃色和品紅色,而金色和銀色uv油墨比四原色uv油墨更難干燥,白色uv油墨由于對光線有反射作用也很難干燥。
解決方法:根據不同顏色uv油墨的干燥特性,合理安排印刷色序,先印刷較難干燥的油墨,再印刷較易干燥的油墨,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油墨干燥不良的問題。
原因五:膠輥密度過低
在實際生產中筆者發現,新設備更易發生油墨干燥不良故障。經過仔細檢查后發現,原來是因為密度過低的膠輥吸收了uv油墨中的光引發劑,從而導致油墨干燥不良現象。
uv油墨的干燥主要是依靠光引發劑和樹脂發生化學反應來實現的,其中,樹脂的分子結構較大,而光引發劑的分子結構較小。如果膠輥密度過低,其表面就會出現許多小孔,由于這些小孔的直徑大于光引發劑的直徑,因此uv油墨中的部分光引發劑就會被膠輥吸收,導致uv油墨在干燥過程中,其樹脂和光引發劑的化學反應不充分,造成油墨干燥不良,同時還伴有油墨在膠輥表面干燥的現象。
解決方法:最簡單的方法是更換膠輥;如果來不及更換膠輥,也可以將膠輥拆下來,放在uv調墨油中浸泡12~24小時,此時膠輥會逐步吸收uv調墨油,當達到飽和狀態后就難以再吸收uv油墨中的光引發劑了。
墨層脫落故障
原因一:油墨干燥過度(晶化現象)
上文提到,油墨假干現象會導致印品表面的墨層在后工序加工過程中脫落,而如果油墨干燥過度同樣也會造成印品表面的墨層脫落。有這樣一個案例:某不干膠標簽印刷企業利用模切機對一批印品進行模切時發現,模切邊緣的油墨呈鋸齒狀脫落,若將印品折疊時,其表面的油墨呈片狀脫落,最后發現,產生此類現象的原因是印刷時uv燈功率過高,導致uv油墨干燥過度,使得干燥后的墨層變脆,造成墨層脫落現象。
uv油墨干燥過度除了會導致墨層脫落外,還會對uv上光或覆膜等后工序造成一定影響,使得上完uv光油的印品表面發花或覆膜后的印品表面膜層脫落。這是由于uv墨層晶化后,印品表面過度光滑,表面張力大幅下降,uv光油或覆膜膜層在其表面收縮造成的。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大面積實地或網目調圖文印刷過程中,因為操作人員在印刷該類活件時,為了保證印刷效果往往會把墨層加得較厚,而又擔心油墨干燥不徹底,于是就會加大uv燈的功率。
解決方法:在印刷大面積實地或網目調圖文時,不要使墨層太厚,可以采用深墨薄印的方式將墨層拉薄一些。同時,將uv燈的功率調整到合適的數值,以減少上述問題的發生。一旦出現油墨晶化現象,可在印品表面涂布一層底涂油墨或油墨撤淡劑,以增加印品的表面張力,然后再進行uv上光或覆膜等后工序。
原因二:油墨攪拌不均勻
當油墨放置一段時間后,油墨中的各種助劑和顏料會因自身密度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游離層。為避免此類問題的產生,正式印刷前必須對油墨進行均勻攪拌。印刷 生產中經常遇到因油墨攪拌不均勻導致印品上的墨層呈粉沫狀脫落的現象,即使加大uv燈的功率也無濟于事,主要原因一般是墨斗中的油墨顏料成分太多。
解決方法:可將墨斗中的油墨取出來放在墨盒中,然后與其他油墨攪拌均勻,問題即可順利解決。
原因三:薄膜材料與uv油墨不匹配
印刷在薄膜材料表面的uv油墨比印刷在紙張表面的uv油墨更容易脫落,這主要是因為薄膜材料的表面張力較低,uv油墨難以牢固地附著在其表面。一般,薄膜材料的表面張力須達到38mn/m以上才能與uv油墨牢固結合。
解決方法:薄膜材料出廠前,材料供應商須對其進行電暈和涂層處理,以增加其表面張力。
相比這兩種處理方法,電暈處理的成本較低,但處理效果的穩定性較差,其電暈處理效果會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弱,尤其是當薄膜材料在濕度較大的環境下儲存時,電暈處理效果減弱得更快。因此,在實際印刷過程中,為達到良好的印刷效果,建議對需電暈處理的薄膜材料進行聯機電暈處理。雖然涂層處理的成本較高,但其處理效果很穩定,且表面張力不受時間的影響。
綜上所述,筆者建議,在印刷薄膜材料時,如果出現墨層脫落現象, 可以首先使用達因筆測試一下薄膜材料的表面張力是否已達到38mn/m以上。如果薄膜材料的表面張力超過了38mn/m,而uv油墨仍然不能牢固附著在薄 膜材料表面,則需考慮更換油墨。一些大型油墨供應商的油墨產品往往分為多種系列,且每個系列都有各自的特點,其中一些系列的油墨是專門用來印刷薄膜材料的,因此必要時可選用印刷薄膜材料的專用uv油墨。如果薄膜材料的表面張力低于38mn/m,則可采用聯機電暈處理方法,對于沒有聯機電暈處理裝置的企業,也可以采用底涂的方式來增加薄膜材料的表面張力。
EPSON?R210燈閃故障及處理方法個性化印刷應用為傳統印刷開拓了新市場世界瓦楞原紙需求量2014年將持續微增富士膠片最新推出Uvistar Pro8印刷機體積小巧的富士施樂CP205受用戶青睞模切機的開機前準備工作六則數字印刷的技術難題:曲面印刷郵票印刷中的多種制版技術的特點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