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出版事業的長足發展,雜志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大發展局面。當前雜志的品種總量在萬種以上,用紙量在書報刊用紙總量中也要占到近一成的比例。在我們印刷雜志的生產實踐、對紙張的采購、使用中可謂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在此談談個中滋味,為的是交流經驗,汲取教訓,促使雜志社、印刷廠和造紙廠三方從中共同受益,達到多贏、共贏的效果。
雜志用紙采購的原則
1、和雜志內容定位適配
從事出版工作的人都知道,出版物總是內容為王,形式為內容服務。這同樣適用于雜志用紙和雜志內容的匹配。比如,內容嚴肅的雜志,使用紙張不可以張揚;內容活潑和時尚的雜志就應當使用比較亮麗的紙張;同樣是藝術類的雜志,電影、戲劇類的要求視覺沖擊力強,應當使用比較亮麗的紙張,書法、國畫類的雜志追求雅致,則應當使用無光銅版紙等。
2、和雜志發行地區適配
這是由于我國各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發展水平是不一致,所以各地區的生活消費水平爺爺不同,當然也包括出版物的消費水平。具體到雜志用紙也就會有所不同。筆者認為,即使是同一內容的雜志,在發行量足夠大的前提下,其向沿海等發達地區發行的部分可以使用檔次較高的紙張,向中西部等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發行的部分則可以使用中等檔次的紙張。
在國際間發行的雜志也同樣適用這個原則。雜志可以針對不同地區分別設計和使用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紙張。
3、和雜志讀者對象適配
比如為高收入階層服務的雜志,可以使用盡量高檔次的紙張,不厭其豪華。以廣大農村讀者為對象的雜志,在紙張的選用上,就要盡量節約,而可以不顧及檔次。
同一本雜志,也可以分別出版珍藏版、普通版和普及版,或是分為城市版和農村版,在紙張的使用上,可以有所不同,以示區別。
4、和雜志地位適配
筆者在這里舉一個小例子做引子。某對外宣傳單位的編輯業務負責人曾向我咨詢對外宣傳雜志的用紙問題。他給我看了一些國外著名雜志,這些雜志所使用的紙張基本都是薄頁紙,比我們用來印刷電話號碼薄所使用的紙張還要薄;而且裝訂方式都是騎馬訂的。這位負責人問我,國際上這么有名的雜志,為什么用紙和裝訂方式都這么簡單呢?我回答道,正是因為這些雜志已經很著名、很權威,不管他的載體形式如何,讀者都要購買閱讀,所以才可以使用便宜的紙張和裝訂方式,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目的。
這個例子所說的就是雜志用紙要和雜志的地位適配。在雜志的初創時期,雜志的知名度、美譽度都比較低,需要使用較好的載體形式,以吸引讀者的眼球,再加上適宜的內容,逐漸保有較為固定的讀者群,形成一定的品牌效益。在品牌效益形成后,就可以考慮雜志的紙張和裝訂方式的節儉化。
5、和雜志信息表現形式適配
一本以紙張為介質的雜志,其信息表現形式大致可以分為文字、線條、圖像3種。當我們在紙張適性的領域進行討論的時候,就可以把信息的表現形式粗分為文字和圖像兩種即可。有圖像的雜志,尤其是大面積的平網或是實地,不論是單色印刷、雙色印刷還是四色印刷,都要求紙張的表面組織牢固、光滑,不掉粉、掉毛。這一點在采購時要作為為第一條件,最好請紙張供應商提前提供樣品,進行試印刷,確定印刷適性無誤后,再進行批量采購。
雜志用紙使用中的問題
(1)雜志是時效性較強的出版物,尤其是周刊和半月刊,其對印刷出版周期的要求僅次于每日出版的報紙。所以對所采購紙張的質量,主要是印刷適性,一定要有嚴格的措施予以保證,如嚴密的合同條款、嚴格的進貨檢驗、必要的試生產實驗等。為了保險起見,最好事先聯系好預備紙張或廠家,以便當原定紙張出現臨時性問題時,馬上可以調入現貨。
(2)在雜志用紙采購量的控制方面,最好存一期的量,即同時采購兩期的使用量。當使用一期的紙張后,馬上再采購補充一期的使用量,使庫存保持在兩期使用量的水平上。如果做不到,也要適當多采購一些,這樣當出現雜志社增加印數、印刷廠加工損耗過高等偶發情況時,就能從容應對,不耽誤期刊嚴格的出刊時間。
(3)目前我國造紙業的生產水平,尤其是中小造紙廠的生產水平較低,即使是同一品牌的紙張,其不同批次的產品,也存在著或大或小的顏色差異。為保證雜志不出現“夾心餅干”的現象,印刷廠只能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在進貨、發貨、上機等環節檢驗對比紙張的顏色,保證同批產品顏色的一致性。遇到兩種顏色的紙張才能湊足一期雜志用紙用量的情況時,只能事先核查好兩種顏色紙張各自的數量,折算出能印刷裝訂出雜志的冊數,然后按兩種數量分別使用不同顏色的紙張分段進行操作,不要混淆。
在印刷雜志前應該做好充分的庫房紙量準備
同樣,在需要補印時,也要千方百計選擇同樣顏色的紙張。比如各種余紙盡量延緩處理,可以交叉使用卷筒紙和單張板紙。在本廠范圍內調配未果時,可以向紙張供貨商、出版社和兄弟印刷廠乃至紙品加工廠求援。
(4)在印制雜志的實踐常出現零印張的問題,我們覺得有必要向雜志社進一言,那就是盡量將雜志設計為整印張,以減少零印張,尤其是印量較大、使用輪轉印刷機印刷的雜志。這是因為多數輪轉印刷機,其機頭折頁部分的折轉方式都是相對固定的,一般都沒有處理雙頁(一折頁)的能力。處理4頁(二折頁)則可能有3種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輪轉印刷機的折頁部分可以在第二折后從折頁部分兩邊分別出頁。如果由于設備構造的限制,不能采用第一種最好方式,那就只能選用第二種方式。就是把兩個同樣的4頁制成套合版,按一個整印張印刷折頁,再脫機組織員工手工進行分頁。這種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員,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在人員較少的印刷廠,采取第二種方式就有困難,只好逼出第三種方式——定做1/2寬度的卷筒紙張,用輪轉印刷機直接印刷出一個單獨的4頁。這樣雖然省了人工,但卻降低了生產效率,而且造紙廠一般都要求這1/2的卷筒紙集中時間一次性生產和出貨,這就產生了新的困難。一是采購方要多籌集款項。二是進貨方要多準備庫容或場地。三是雜志的冊數增加或減少,尤是增加時,有可能由于量小,不足造紙廠的一個批量而無法生產。所以筆者建議或者說是呼吁,雜志的設計師們,盡量將雜志設計為整印張,這才是多快好省之道。
佳能硒鼓CRG 418BK特價促銷準備印前制作文件注意事項中美5.20大秀恩愛 包裝印刷業等來六大利好運營商“流量不清零” 消費者為何不買賬?如何做好紙張凹印機的日常保養?折光壓紋工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江西九江開展“洗臉”行動,集中清理小廣告如何避免一些糟糕的企業文化?